伏生壁藏《尚书》流芳万世
2014年10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伏生画像
  明朝杜堇绘《伏生授经图》
     伏生保藏和传授《尚书》,“挽斯文于不坠”,开创两汉经学,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伏氏家族,自西汉初年伏生传《尚书》之后,即成汉代经学世家,伏生至伏寿计16代,历两汉400余年,世传经学,且以经学有成而进入政界上层,累代公卿,世称“伏不斗”。伏生及伏氏家族,在两汉的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留给后世的是一笔极其厚重的精神遗产。
翟伯成               
秦始皇焚书坑儒, 伏生壁藏《尚书》逃遁异乡
  伏生,字子贱,亦名伏胜,秦末汉初名儒,济南郡东平陵(治所在今章丘市龙山镇)人。按《水经注》卷五:“漯水径(通经)崔氏城(今黄河土城)北,又东北,径东朝阳县故城南。又东,径汉征君伏生墓南。”旧传伏生故里有伏生墓,可知伏生当为章丘与邹平交界一带人士。元代状元、著名史学家张起岩曾作《伏生词碑》,是研究伏生其人其事的重要史料。
  春秋时期,孔子弟子中有虙子贱,曾任单父(今山东单县)宰,据《颜氏家训·书下篇》载:“今兖州永昌郡城,旧单父地也,东门有子贱碑,汉世所立,乃云济南伏生即子贱之后。是知虙之与伏古来通字,误以为宓,较可知矣。”可见,伏生是孔子弟子虙子贱的后裔。伏生自幼聪慧,从十岁开始攻读《尚书》。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记录了他读《尚书》时的情景:“以绳绕腰领,一读一结,十寻(每寻八尺)之绳,皆成结矣。”这种独特的学习精神,使他获益匪浅,究竟读了多少遍,读得多么熟可想而知,难怪耄耋之年仍能熟背如初,实在是早已烂熟在心了。秦初,秦始皇为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巩固已取得的政权,在全国选拔了70名博古通今的经学家、方术士,充当国策顾问。时伏生既长,学问亦博,乃被选为儒学博士。
  到了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强大的秦军取得对匈奴作战的胜利,秦始皇非常高兴,便宴请文武百官,以示庆贺。有位叫淳于越的博士引经据典,直言不讳地批评始皇否定分封制。又说:“事不师古而能长存者,非所闻也!”这件事触怒了丞相李斯,李斯认为:这些儒生之所以如此“狂言”,都是读书所致,于是他建议秦始皇除秦国的历史书,以及有关医药、卜筮、种树的书之外,“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甚至“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就在第二天即下达了“焚书令”,有书不交出者杀,伏生冒着生命危险将所存的《尚书》匿藏于家中墙壁里。余怒未息的秦始皇看到儒生们不服,借两位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儒生逃跑之机,又于次年在咸阳活埋了460名儒生,这时伏生早已逃亡异乡了。
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 传而无伏生,亦不能晓其义
  经历了秦末的战乱,刘邦平定天下后,伏生终于返归故里,在章丘家中搜寻其藏书,发现原藏《尚书》丢失数十篇,仅找到29篇,伏生只好将29篇残书抄寻整理,教授于齐鲁之间。自“焚书坑儒”,又加楚汉相争,几十年来,儒家经典丧失殆尽,传授者更是鲜有人在。因此,伏生成了仅存《尚书》而能传授之人。
  汉朝初期,刘邦吸取了秦期统治的教训,采取了一定妥协和缓和的策略。对秦朝视为危险势力的儒学和儒生给予了重视。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除挟书律,恢复了儒家经书的合法地位。汉文帝刘恒继位(公元前179年)后,注重收集儒学书籍,征用发现儒学人才,不久即下令在全国寻求能治《尚书》者,但当时无人能传此书。后来听说伏生曾为秦博士,且专治《尚书》,文帝欲召其进朝传业,但伏生“已年九十余,老不能行”。文帝只好诏命主管教育的太常派人前去受业,太常派掌故晁错到伏生家中去学习《尚书》。晁错是颖川(今河南禹州人),对齐地方言不太熟悉,加之伏生年老口齿不清,听力不好,传授起来难度较大,只好由伏生的女儿羲娥在一旁代为解说,晁错在一边笔录。就是这样,晁错仍有十之二三听不懂。29篇《尚书》原为古文字,在伏生传业中,用汉代通行隶书记录下来,这便是传世的今文《尚书》,又称《书经》。汉武帝时,尊崇儒述,设《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博士,专门传授五经,因此,《尚书》由此成了官学,学好了即可做官,伏生世传弟子大都位列公卿,有的还成了帝王之师。
  伏生经学的重要特点就是以阴阳五行和灾异感应之说解说经书,开两汉经学阴阳五行化和宗教神学化之先河。伏生始传《尚书》有功,死后亦备受尊崇,被追封为乘氏伯,建祠祭祀,尊为圣人,享受与孔子一样的祭祀礼仪。后人评伏生传书之功曰:“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伏生与他的今文《尚书》对中国儒家经学文化影响至为深远。

“伏不斗”经学世家,累代公卿
  伏生后人世代传经,多有才华。由于《尚书》学的师承关系以及显赫地位,伏氏家族,皆至卿相,显赫当世,今择其有名者录下:
  伏湛,字惠公,伏生九世孙。东汉建立之初,朝廷财政空虚,政务杂乱,亟须+加以恢复整顿。光武刘秀知伏湛是一位名儒旧臣,便把他召入朝中,拜为尚书,主持修撰治国理政制度。
  伏恭,字叔齐,伏胜十世孙。祖父伏理创《齐诗》伏氏学,以传诸子,伏黯最明。黯乃湛之弟,字稚文,以明于《齐诗》,改定章句,作《解说》9篇,位至光禄勋。伏黯无子,以伏恭为后嗣。伏恭性孝,待奉继母唯谨,少传黯学,以父任为郎。经太常考试经学,名列第一,拜博士,擢迁常山太守。伏恭在常山督促修建学校,并亲自讲授,因此北州人士多学习《齐诗》伏氏之学。明帝永平二年(59)。入朝为太仆。永平四年(61),明帝亲临太学,在行礼中拜伏恭为大司空,位列三公,当时儒者皆以为荣。任司空9年,永平十二年(69)七月,伏恭以75岁高龄请求致仕。明帝准奏,诏赐以千石奉禄供养终身。
  伏无忌,伏生十三世孙,伏湛玄孙,献帝伏皇后曾祖。伏无忌亦传家学,博物多识。顺帝时,官为待中,屯骑校尉,为皇帝待从兼掌宿卫兵。永和元年(136),无忌受诏与议郎黄景校定宫中五经、诸子百家、艺术等秘藏书籍。桓帝元嘉(151—153)年间,无忌又受诏与黄景、崔实等人共撰《汉记》。在文献整理和《汉记》编撰的基础上,伏无忌采集古今资料,删繁举要,成《伏侯注》一书。《伏侯注》共8卷,所载上自黄帝,下迄汉质帝,内容有天文、郡国、帝号、陵寝、祭祀、汉制、灾异、瑞应等,史料价值很高。
  伏无忌死后,子伏质嗣爵,官至大司农;伏质死,孙伏完嗣爵。其女伏寿为献帝皇后。建安十四年(209),伏完死,其子伏典嗣爵,典仅能保持禄位,伏氏景况愈下。建安十九年(214),皇后伏寿修书之事发,曹操大怒,杀皇后及二皇子,并诛伏氏之族。
  伏氏自伏生传《书》之后,即成为汉代经学世家,自生至典、寿凡16代,历两汉400余年,世传经学,累代公卿,世称“伏不斗”,是著名的经学世家望族。
  (作者系章丘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市文联副主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