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想进来需一等再等,里面上了15年还不愿毕业
老年大学为啥总是一座难求?
2014年10月31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王传胜
年轻时,人们由于工作繁忙,家务缠身,只得把爱好藏在心底。人到晚年之后,却出乎意料地迎来了上学深造的“第二个春天”。据了解,在聊城全市范围内,老年大学存在严重的供求不平衡,很多有上学需求的老人无奈只能一等再等。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有待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15年扎根老年大学不愿毕业
记者见到刘启珍老人时,她正在楼下花园晒太阳。从1991年开始,刘启珍进入聊城市老年大学学画牡丹,直到2006年才离开,这一学就是15年。刘老太说:“我在老年大学已经学到头了,有两个研究生毕业证。如果还有更高的老师,我还不愿意毕业,一直学下去。”
她告诉记者,她一辈子爱学习,热衷于读书看报,现在家里订着七份报纸,两本刊物,每天都坚持看完才入睡。“学,然后之不足。学无止境。不学习的人,就像不长谷物的荒地,就荒废了。”
由于年事已高,眼睛老花,刘老太读书看报都要用放大镜。刘启珍热爱学习,也带动子女努力学习。逢年过节,孩子们来家里聚会前,都要提前做功课,以备老人的“家考”。
目前,刘老太和保姆住在一起,保姆是农村人,大字不识一个,老太太经常劝她学习识字。“一天学一个字,一年还能学会365个字呢。”对于老太太的学习精神,保姆由衷地敬佩。“有时报纸送得晚,白天看不完,老太太晚上再看,每天都看完所有的报纸才肯睡觉,有时为她心疼。”保姆说。
在老年大学传授京剧老有所为
李继增老人是聊城市老年大学京剧班的一名老师,每周五都要到学校给学员上课。24日,记者试听了一节课,课堂上有20多名老年学员,李继增逐字逐句地教给学员新戏。
他告诉记者,京剧博大精深,“一轮明月”在不同的戏里有不同的唱法。老年大学不是为了培养京剧演员,老年人有权利选择晚年生活,这些学员以学京剧为乐趣,当作一种“内按摩”的方式。
李继增曾是聊城京剧院的专业演员,很多学员慕名报了他的班,有的学员已跟随他学习京剧多年,也不愿意离开老年大学。李继增说:“我有时候给一些老学员开玩笑说,你都是研究生毕业了,不用再跟我学了。”
除了教戏,李继增也教授一些京剧理论,要求学员要低调做人、不要争强斗胜。他还给学员留假期作业,布置六道题目,其中两条跟京剧无关,跟做人有关,比如“记录下你最高兴的二三事”、“记录下你帮助他人二三事”。
李继增尽管退休多年,但在三尺讲台上为传播京剧、振兴京剧,为弘扬民族文化发挥着“余热”,带动更多人热爱京剧,也丰富了自己的退休生活。
老年大学发展 有赖共同关注
老年人热衷上大学,说明他们渴盼学习新知识、适应新变迁的良好心态。那么,该如何保障更多的老年人享受老年大学的资源呢?
记者调查了解到,在全市范围来看,与汹涌而来的老龄潮相比,现有的老年大学规模已经难以满足需求。老年大学的“一座难求”、资金不足、设施奇缺等突出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对此,有专家表示,当下老年大学面临的困境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机遇,可以探索由政府主导、让企业参与进来的市场运营模式,鼓励建设具备老年教育能力的福利院,通过社会养老机构开办老年教育。
尽管国家早就提出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但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最后一公里”,目前看来并不那么畅通。老年大学等教育培训机构“一座难求”、发展不均衡、体制不顺等,导致老年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破解这一难题,需要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单位携手给力,更需要立法保障,统一规划。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