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枣庄经济增速放缓
主要受经济结构调整阵痛影响
2014年10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白雪岩


  10月30日,记者从枣庄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枣庄GDP实现1497.12亿元,增长9个百分点,低于上半年的9.1%。从整体经济运行情况来看,经济增速放缓主要是受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阵痛影响。
前三季度GDP的增速放缓
  从30日枣庄市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来看,1至3季度枣庄GDP实现1497.12亿元,增长9.0%,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平均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1位。枣庄市统计局局长魏国在发布会上答记者问时说,前三季度GDP的增速确实比去年有回落,但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从这些指标来看,虽然增速略有放缓,但国民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在目前宏观形势复杂多变,国内三期叠加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经济能够保持平稳运行,应该说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另外,魏国介绍,回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三季度以来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超出预期。结构调整带来的阵痛主要表现多年积累的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这个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阵痛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今年以来房地产持续调整的累积效应有所增加。这两个因素,短期来看都会影响相关企业的生产、消费和投资。
煤炭、钢铁卖出“白菜价”
  “现如今,卖一吨钢材还不如卖一瓶矿泉水赚钱呢!”魏国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谈到,最近,一些大宗原材料的价格确实跌得比较厉害。今年以来像煤炭、钢材价格持续下滑,煤炭价格已经接近盈亏点,铸钢价格跌到每吨2000元以下,价格已经低于企业生产成本。
  原材料价格为什么如此低迷?魏国说,主要是供过于求的矛盾过于突出。一方面,从消费角度来说,随着房地产的调整,需求回归常态,更重要的是供给能力太强。以钢铁为例,按照国内有关机构统计,我国粗钢的产能超过10亿吨,但是现在需求量在7-8亿吨。所以,供过于求必然造成价格的下跌。目前,枣庄的实体经济中传统行业仍占较高比重,表现出产能过剩的问题比较突出。由于一部分企业产能仍在继续释放,像煤炭、炼焦虽然过剩,但还需要生产,因为有一些固定的成本需要分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去产能化、去库存化的难度比以前大,持续的时间比以前长。这也是为什么在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的背景下,整个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连续负增长,是产能过剩矛盾的体现。
  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要按照国家关于去产能化的要求贯彻实施;另一方面,从企业角度来说,一定要在市场倒逼机制的作用主动调结构、转方式,这是跨过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这个坎儿必须经历的阶段和阵痛,也只有这样做,才能最终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
房地产投资回落明显
  从前三个季度的表现来看,一直备受关注的房地产市场,增幅不大,回落明显。一至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158.6亿元,增长0.9个百分点,但同比回落24.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161.17万平方米,下降15.4%,增幅回落55.9个百分点。
  从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表现出的数据来看,整体价格涨了近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涨了3.8%,衣着涨了1.4%,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涨了2.6%,交通和通信降了0.2个百分点。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涨了3.7%,鲜菜价格降了4.8%。
  关于四季度的经济走势,魏国表示,总的看法是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因为现在增长仍处在战略机遇期,支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发展条件和潜力比较大。但同时也要看到,枣庄经济目前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一个关键阶段,传统的动力和新的动力正处在一种胶着的状态,传统动力的体量还比较大,新的动力虽然代表新经济的发展方向,增长速度比较快,但体量比较小。因此,在经济运行中仍然体现出比较大的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既要保持定力,继续加大改革和结构调整,同时也要进行适度的预调、微调,力争把经济稳定在一个合理、合适的区间,为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稳定的环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