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医药史话连载(一)
2014年11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历史变迁
  博兴县历史悠久,四千年前已有人聚居,周成王时,并入齐地,置博兴邑。秦利郡县制,始置博昌县。历历数千年,改朝换代,区划变更,称谓演化,无一定数。博兴的医药事业,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少有人记载,只遗民间口碑传颂,久而失闻。据查及有关资料记载,明万历年间有乡医、游医诊病施药,清乾隆辛酉(1741年)拔贡张如夔,“因母病,习医术,遂精于岐黄,时疫流行,广施药材”。乃境内有记载从事医药第一人。自此至清末,在长达170年的历史阶段里,博兴县境内仅有闾里名医23名,1910年前后,开业药铺不足20家。中华民国建立后,自1912年至1937年卢沟桥事变期间,境内药店由迅速发展到120余家。其中开业年限长,资金逾万的生药行有博城的“广德堂”,闫坊(现吕艺镇)刘管村的“同德昌”,蔡寨刘古村的“益元堂”,一度在博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医术精湛,控制境内,活动邻近县区。同时,伴随着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和文化的交融,西医西药也在此时通过办学和传教等途径传入境内,1925年(民国十四年),柳文波于济南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后在家(博城北关)开办“博爱医院”。是我县经营西药的首家店铺。相继陈户、柳桥、龙河等地也有西药户开业。于是境内一度出现了批零兼备,中西并存,大中小店铺俱有的竞相发展的局面。1938年,日寇的铁蹄践踏博境,广大民众处水深火热之中,医药业遭到极大的摧残,多数店铺倒闭歇业,少数开业店铺也惨淡经营,维持生计,较大的店铺则受局势动乱,树大招风和“共产”思想的双重影响,在经营上只出不进,等待观望,坐吃山空。为拯救民族危亡,同年秋,八路军挺进鲁北,创建渤海军区,开辟抗日根据地,活动县境东北部,为军需民用,对医药业实行扶持,利用,改造政策。八年抗战致医药事业倒闭、半倒闭、复苏、发展并存的混杂局面。1941年创建了县医院,1945年春,解放区民众集资办起了“大众药店”。“大众药店”的建立,为全县医药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有识之士纷纷效仿,医药合组商店在各区相继建立。1947年,土改运动全面展开,较大的药店多为殷实人家,阶级成分偏高,药铺也浮财论处,没收充公,后演变成区社医药部。1954年,在互助合作运动的推动下,小药店、药商和闲散的医药技术人员,响应政府“用一技之长,走互助合作,自食其力”的道路的号召下,组建了乡村联合诊所。至此,在县卫生科的领导下,以国营事业单位县人民医院及各区卫生所,企业单位有县社药材经营部及各区社医药部,乡村有联合诊所,一个三位一体的防疫治疗与医药供应并存的卫生机构已初具规模。1956年,国营博兴县药材公司成立,医药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首先它垄断了全县的医药供应,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医药商品购销调存计划,制定了统一的盈利幅度和价格标准,新药执行全国通价,中成药执行全省通价,结束了自古以来“黄金有价药无价”的历史。
      撰稿人:初茂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