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不久因身体残疾被抛弃,长大后找到父母再遭抛弃
两度遭弃,小伙状告亲生父母
2014年11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陈传后一人在家,自己做饭。 
     男婴因残疾被父母抛弃路边,长大后找到亲生父母,却因身体残疾,丧失劳动能力,遭到二度抛弃。无奈之下,山亭区冯卯镇韩河村的陈传后,一纸诉状将亲生父母告上法庭。

  文/片 本报记者 李泳君  通讯员 褚蕾 刘玉珠
  男婴身体残疾
出生不久被弃

  陈传后的家在枣庄市山亭区冯卯镇韩河村,养父陈家平一直在外地打工,陈传后一个人在家。
  陈传后今年23岁。由于出生时双手、双脚发育不全,陈传后出生不久就被亲生父母抛弃在马路边,所幸当时被韩河村30多岁的陈家平收养。这么多年,陈家平从未娶妻,爷俩相依为命,一晃23年了。
  “根本没法干活,双手用不上力气,右腿勉强可以走路。”11月2日,陈传后对记者说。1.75米的身高,浓眉大眼,阳光帅气,如果不是因为手脚不便,陈传后或许会有很好的生活。
  “他跟着我生活,吃了不少苦,但是这个孩子一直很乐观,很向上。”电话采访时,陈传后的养父陈家平说。
  陈传后的右手只有大拇指和食指发育正常,其余手指几乎没有发育,左手手指也没正常发育,双手几乎难以用力。
找到亲生父母
那一刻很幸福

  虽然身体残疾,但是陈传后的智力发育很正常。“中间人跟我说过我的亲生父母,我当时不信,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找了那家人,没想到真是我的亲生父母。”陈传后说,2009年,在离韩河村不远的村子里,他终于找到了家人。那时,亲生父母已经另育有一儿一女。
  “虽然父母见到我的第一眼就跟看到陌生人一样,没有表现出多亲的样子,可是我多年的夙愿就是找到亲生父母,不管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在父母身边的那一刻,觉得自己很幸福。”陈传后说。
  认亲之后半个月,父母就带陈传后到南通打工。陈传后试图找个工作,但都是因为手的问题,屡屡被拒。
  陈传后一直都是黑户口,找到父母后,他提出将户口落在父母名下,遭到拒绝。由于不能劳动,陈传后的父母对其非常冷漠,在南通打工时,一度锁上门不让儿子进屋睡觉。
状告亲生父母
实在出于无奈

  亲生父母虽然找到了,但是冷冰冰地拒人千里之外,陈传后感到绝望。“我父母甚至说‘我怎么会生出这样的孩子,不是我生的。’在南通时,我妈整天骂我,嫌我是累赘,不能干活。”说到伤心处,陈传后用袖口擦拭眼角,强忍住泪水。
  这几年,陈家平一直在北京看工地,仅靠一个月一千元的工资维持爷俩的生活。养父年龄渐老,身体又不好,而陈传后又没有劳动能力。2013年,无奈之下,陈传后一纸诉状将亲生父母告上法庭,要求亲生父母支付抚养费。
  近日法院一审宣判,判决陈传后的父母每年支付抚养费2500元,并给付陈传后的养父抚养费3万元。一审宣判后,陈传后的亲生父母不服判决,目前已经上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