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齐鲁晚报的情缘
2014年11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我跟晚报的相识,缘起于16年前的那次巧遇。那年我去东北探亲,返烟途中在大连码头候船,不经意中发现报摊上放着一摞非常显眼的《齐鲁晚报》,心中顿时有一种在异乡偶遇亲人的感觉:那么亲切,那么温暖。
  我毅然买下了一份,留在路上阅读。从此,我便深深地爱上这份内容厚重、风格独特,且在省内外都颇有影响力的报纸。
  我喜欢收藏,对报上的“收藏”版很感兴趣。后来我就以自己保存了几十年的那张选民证为题材,写成了一篇小稿,连同选民证一起寄给了编辑,想不到在建国五十周年前夕,稿子便在该版显著位置上刊登出来,真让我喜出望外。
  打那以后,我越来越离不开这份报纸了。其间,《今日烟台》记者曾约我去报社面谈过,希望我继续关注、支持齐鲁晚报,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要说最能引发我阅读兴趣的,还是地方版《今日烟台》的创刊,它的问世,使晚报更加丰满、耐读,更加贴近和方便普通百姓的生活,跟市民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而对我这个“老烟台”来说,特别钟爱的是“行走烟台”版,它让我有机会跟编辑直接打交道,让我有机会在烟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散发点余热。从第一篇小稿《我坐上了火车》发表后,我的写稿热情便不断升华,时有小稿见诸报端。毛旭松编辑还时不时地向我约稿,每次我都会欣然应约。从毛编辑的选稿和改稿之中,我获益匪浅。
  作为一名忠实读者,我当然会经常阅读“读者”版上的那些文章,不时地被那些不辞辛劳,热心为读者服务的发行员们的事迹所感动。为了表达我的支持和厚爱,常常利用这个平台写点读报的感受。
  经过这几年与《今日烟台》记者、编辑的接触,我由衷地钦佩这些朝气蓬勃的80后、90后们。从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态度,我看到了晚报的希望,相信它未来会更好。
  罘区读者 周子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