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男子创出骄人产业
“90后”一级肢体残疾人赵曰凯,现已拥有1项发明专利,4个商标,1家公司,2家店面
2014年11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张冬梅
  滕州市西岗镇郭庄村的“90后”小伙赵曰凯是一位肢体一级残疾的年轻人,但是他用乐观的态度积极地面对人生。目前,他已经拥有1项电池宝发明专利,鹿缘、豪枪、电池宝、防鼓宝4个商标,1家公司山东凯达科技厂,以及2家电动车销售店。
出生仅三天,高烧致脑瘫
  据赵曰凯的母亲王绪苓介绍,1990年的10月1日,赵曰凯和哥哥赵曰浩出生。可出生后的第三天,赵曰凯因高烧不退而引发了脑瘫,致肢体一级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此后的九年里,父母走遍了全国各大医院为赵曰凯看病。经多方治疗,渐渐地他可以拄着拐杖走路。虽然慢,但终于是站起来了。直到现在,他还是说话不便,有时候仍需要母亲来做翻译。他的两只手痉挛,手指笨拙而且僵直,吃饭都是需要母亲来喂。
  然而,记者了解到,虽然身体有缺陷,但是赵曰凯的思维非常活跃,他喜欢钻研、探索未知的东西。到了上学的年龄,母亲送赵曰凯去了村里的小学,“赵曰凯下课时总是坐在座位上,因为不愿麻烦同学,他经常憋着不去厕所。”赵曰凯的母亲说,因为高中学校离家太远,赵曰凯没人照顾,于是,她决定让赵曰凯上完初三就停止学业。
“身体不完整,但我有一个完整的灵魂”
  多年来,为给赵曰凯看病,家里早已负债累累。为了维持生活,2002年,赵曰凯的家人又四处借钱,开店销售电动车。2009年,赵曰凯初中毕业后便在电动车店里帮忙。他通过电脑记账、网络销售,令店里的状况改善了许多。
  赵曰凯是一个乐观的人。“上天给了我这样一个不完整的身体,但却给了我一个完整的灵魂,我可以去思考,去创造,甚至可以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我很开心。”赵曰凯模糊的发音却掷地有声。赵曰凯的母亲告诉记者,赵曰凯在网上联系业务,每逢客户打来电话,他总是让她或他父亲接,因为他担心顾客知道他是残疾人而放弃订单。
  记者了解到,赵曰凯喜欢上网,他觉得网络是能让他最大程度认知和交流的平台,是一扇窗户。慢慢地赵曰凯从网络上得到经营生意的启迪,他有了自己的经营方式。每天晚上,他要在网上联系客户,凌晨两三点睡觉是常有的事,因为他上肢痉挛严重,只能用左手的一个手指点键盘,而手指却一直颤抖,不听使唤。如此艰难的方式,他坚持了5年。问及他的所得,赵曰凯告诉记者,他在网上注册了自己的商标,他的电动车品牌优势在同类车当中独占鳌头;在西岗商业街他有了自己的电动车销售店——西岗恒坤车行;他还成立了自己的科技公司——山东凯达科技有限公司,专门研发电池宝等科技产品;他被授予西岗镇“乡村创富好青年”荣誉称号;他的公司被滕州市电子商务推广中心授予诚信经营电子商务企业。最令他骄傲的是,经过不断学习、思考和实践,他发明了“电池宝”和“防鼓宝”。目前,电池宝已荣获国家专利。防鼓宝,也正在申请国家专利。
赵曰凯的梦想:带着更多残疾人一起致富
  说起自己心中的梦想,赵曰凯的脸上显出了无限的憧憬。他说,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的公司做大做强,他要吸纳更多的残疾人到自己的公司,让残疾人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实现自己的价值。
  “残疾人也有思想,也有梦。只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去面对,通过努力一样可以成功,一样可以释放自己的价值,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赵曰凯说,“现在公司发展势头很好,但也遇到很多瓶颈,譬如资金短缺,产品不能大批量生产。再一个就是,虽然技术上很成熟,但这种产品就目前来说,如果自己生产的话,我们缺少人力物力,缺少机器设备。总的来说,当务之急是缺少支持,我希望能有志同道合的人加入。”
  记者了解到,在赵曰凯的运作下,“电池宝”在大陆地区除了西藏以外的其他省份都发展了代理商。“对于残疾人来说,残疾的是身体,而不是灵魂,我希望残疾人朋友都能自强起来,做到天生我才必有用,用自强不息的精神改变命运,为心中的梦想去奋斗。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公司做大做强,带领更多的残疾人致富。”赵曰凯说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