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医院死亡,输液袋现病友名
院方称死因可能是冠心病,家属怀疑医护人员输错药
2014年11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患者用过的输液袋标签被盖住,但透过光线能看到上面写着邻床病友的姓名。          本报记者 路帅 摄
     本报济南11月6日讯(记者 路帅) 4日深夜,汶上市民贾道银因胃痛独自前往汶上中医院就诊,被医生安排住院治疗。5日凌晨2时,护士为其挂上最后一瓶液体不到十分钟,贾道银便丧失意识,心跳停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对于患者死亡原因,院方考虑为冠心病、心源性猝死,患者家属却称死者生前没有冠心病史,而且他们在最后一袋液体上发现了邻床病人的名字,怀疑医护人员错将别人的药品输入了患者体内。
  “死者是我亲哥,4号夜里胃疼住院,5号凌晨人就不行了。”死者贾道银的三弟贾先生告诉记者,哥哥生前身体一直很好,只是有时胃痛。据介绍,4日深夜11时许,贾道银感觉胃疼不舒服,便独自来到汶上中医院急诊科就诊,输液没多久便死亡。死者家属提供了事发时的两个注射液袋,家属称其中一个仅剩半袋的注射液是从死者手腕输液管上直接摘下的。 
  “我从哥哥手上摘下时,标签被人覆盖了,可以看到上面写的不是我哥的名字。”贾先生举起输液袋,透过阳光,可看到被覆盖的标签上面写着床号15,姓名为黄朝均,药物名称及剂量为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硝普钠50mg。事发时两人床位相邻。在征得黄朝均同意后,家属查看了黄朝均的病历。病历显示,当天18时56分,黄朝均的注射用硝普钠50mg和氯化钠注射液500ml被取消。“我们怀疑医院将黄朝均的药物给贾道银打了。”死者家属说。 
  “医院初步考虑患者的死亡原因是心源性猝死,但是患者具体的死亡原因还需要进行尸检。”汶上县中医院一负责人表示,死者用的药物已由急诊科护士长封存。当家属拿出手中的输液袋后,该负责人表示对此情况不太了解。“患者手中的液体,可能是抢救过程中挂上的,但具体原因还有待调查。”该负责人称,药物可通过药检等相关部门进行鉴定,如果是医院用错了药,肯定会承担责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