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企业不安排员工做工间操
大部分人选择闲暇时运动健身
2014年11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高新区一家餐厅员工在闲暇时健身。
  ▲不少居民参与到草根健身活动中。 刘建华 摄
     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标志着“全民健身”已走出体育部门和个人行为的狭小领域,成为国家战略。高新区居民职工的体育健身现状如何?近日,记者进行了调查。

  文/片 特邀记者 毕亚奇               

工间健身制度缺失,运动多是去健身房
  在高新区一家企业工作的王先生说:“现在整天感觉神经都是紧绷着的,有时一进办公室就觉得血往上涌。由于长时间坐在电脑旁,腰部和颈部也经常疼痛。”与王先生同样感受的上班族还有不少。
  早在2009年实施的《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应组织单位人员开展工间操,学校应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体育活动。然而,记者走访发现,许多单位并未设置工间健身制度,有的单位只在固定时间播放广播体操音乐,但参加的人并不多。
  然而,多数人更喜欢下班后去健身俱乐部里运动。在软件园上班的小王说:“我们公司里还没有可以健身的地方,也没有安排健身时间。自从高新区有了健身俱乐部后,我就抓紧办了卡,这边距离单位近,下班后就直奔健身房。”
企业建起健身房,员工企业双受益
  走访的同时,记者也发现一些企业为员工设置了乒乓球运动设施、跑步机等,但这种注重员工健康的企业,为数却并不多。一些富有远见的企业领导已经在新的办公大楼里规划起了专业的员工健身房。
  员工何叶说,“配备健身房是一种创新。它让员工保持健康、增加积极性、心情愉悦,这样自然就会提高对企业的文化认知度。”
  关于建造企业健身房的益处,既是老板又是健身方面专业人士的Marco,看法非常实在,“为员工建健身房,是对员工健康、精神面貌的关注,是对员工的一项福利。从老板的角度来说,如今人才竞争激烈,有些公司为了吸引人才,会加薪、配备手提电脑、手机、出行车辆,或送休假旅行等,健身房建设则是一种创新。它让员工保持健康、增加积极性、心情愉悦,也能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功利一点来看,员工健康了,少生病,少请病假,公司也省钱了,工作效率更高,为公司创收也更多。” 
草根健身组织活跃,同样需要官方引导
  当然,建造一个企业健身房,也是对公司经济实力的一次考量。首先是让员工了解健身的重要性,否则健身房造好了,利用率却很低,是一种资源浪费。于是一种新的草根健身群体诞生了。 
  每到周末,尹洁所在的群众自发性跑步组织——跑吧,都会组织30余名铁杆跑友跑上20余公里。“跑友中有企业老板、公务员、个体户等,大家全是业余无偿参与,因跑步这一共同爱好相聚。”在一家国企从事党务工作的尹洁说。今年至今,他们已经组织了40多次活动。
  近年来,类似跑吧的民间力量组织的一系列频次更高、针对性更强的活动,成为更多市民释放健身热情的平台。“官方赛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不容小觑,但受财力等约束,官方办赛的频率有限,这些赛事燃起的群众健身热情,要靠草根组织的活动推起一个个高潮。”参加过众多自行车比赛的资深“骑友”张国说,官方、民间办赛可谓相得益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