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花正艳 爱心满校园
济北中学教书育人两不误,德育智育双促进
2014年11月07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济北中学成人礼仪式学生迈入成人门。 闫捷敏 提供
济北中学各项工作喜结累累硕果。 闫捷敏 提供
本报记者 梁越 通讯员 闫捷敏
公元一九九七年,一所凝聚了全县人民殷切期望的学校巍然崛起,她就是山东省济北中学。时至今日,济北中学已走过了17个春秋。17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教书育人两不误,德育智育双促进”的办学原则,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济阳人民骄傲的成绩,在济南市及周边县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注重德育教育,提升品德修养
墨子说:“德为才之帅”,意思是说德是才的灵魂,是它的统帅。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也讲到“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这都表明了“德”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它是一个人成才的根本和保障。
济北中学正是秉承“以德立校,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始终坚持把德育教育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来抓,不断尝试探索德育教育的新方法,开展了一系列德育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济北中学的德育教育不是抓大放小,而是善于从小处着眼,注重细节培养,强调过程体验。记者在学校门口没有看到你拥我挤的杂乱景象,同学们都是主动下车,礼貌避让,有序出入。“这一小小的细节既体现了同学们对学校管理人员的尊重,又能避免校门内外车辆混杂而带来的碰撞和摩擦。”济北中学相关负责人说。
优质的教育不是强制而是引领。记者惊讶地发现,济北中学偌大的校园里,地面上竟然没有一点垃圾或纸屑,处处洁净如洗,令人心情愉悦。经了解得知,这完全得益于学校倡导的“低低头,弯弯腰,伸伸手”活动,学校领导带头示范,教职员工以身作则,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纷纷自觉地加入了这一行动,那些有乱扔垃圾习惯的同学再也不好意思破坏这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了。
5500多名学生就餐,没有学生加塞,没有学生拥抢,主动排队已成了同学们的自觉意识,这也成为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同学们餐后都能主动回交餐盘,饭后的餐桌洁净如初。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在许多学校却是不能做到的。
学校政教处和团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开展了诸如“自觉排队,彰显素质”“小餐桌大文明”“拒绝浪费,光盘行动”等系列教育活动,这些活动通过宣传栏、班会、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加以宣传,得到了全体师生的积极响应。
走进学生宿舍看到的是窗明几净,被褥整洁,物品有序,仿佛置身于军营。课间走廊里无人大声喧哗,无人追逐打闹,同学们着装整齐,没有奇装异服,没有怪异发型,语言文明,举止得体。每天两次的课间操更显同学们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整齐划一的队伍,协调一致的步伐,震耳发聩的口号,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平添奋发向上的激情。
“德育,教育是根本,监督是关键,制度是保障。”济北中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确保德育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落到实处,学校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德育制度,如“班级红黄旗评比”、“文明宿舍评选”、“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选”、“济北榜样评选”、“感动在身边先进人物评选”等等。
学校政教处、团委、学生会每天都有专门人员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全天候无缝隙监督检查,检查范围涉及学校食堂、学生宿舍、学生活动中心、教学楼、运动场、学校门口等,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文明素养的提高、良好习惯的养成。
济北中学的“成人礼仪式”是德育教育的又一亮点。学校每年都组织“成人礼”仪式,县校领导为学生冠戴“成人帽”,学生家长给学生赠送“成人礼物”,校长寄语、成人宣誓等内容让同学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感恩与责任同在,梦想同信念齐飞。同学们在成人礼仪式中普遍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提升了做人的素养。
学校无闲处,处处皆育人。漫步在济北中学校园,到处都能感受到德育育人的浓厚氛围。能看到学校宣传栏内贴满了优秀学生的典型事迹,电子屏幕上滚动着的“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提示语,能听到校园广播播放的《提升文明素养,共建和谐校园倡议书》。
正是在学校这种强大的德育教育影响下,学校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如齐文卿同学成功入选“济阳县十佳小孝星”。2013级304班盛磊同学扭伤了脚,无法走路,王振、刘庆广、钱晓荣等几位同学主动担负起照顾他的任务,背其穿梭于教室、餐厅和宿舍,几个月以来从未间断。
2013级107班张燕玲同学家境困难,父亲突发疾病,母亲一边忙农活,一边照顾父亲力不从心,这给张燕玲同学的思想上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得知这一情况后,张燕玲所在班级的60余名师生慷慨解囊,为该生捐款上千元,解了该生家庭的燃眉之急,也让这名一度产生退学想法的学生打消了退学念头,重新鼓起了战胜困难,奋勇拼搏的勇气。
这只是发生在济北中学校园里的几个案例,像这样令人感动的场景,济北中学几乎天天都在上演,因为追求“真善美”的理念已根植于每一个济北人的心中,这也许是对济北中学德育成果最好的诠释吧。
用爱呵护每一名学生
“用真诚的爱温暖学生,用出色的能力赢得学生,用优异的成绩展示自己。”这是济北中学李连师校长给每一位教师的寄语,它也道出了学校领导倡导爱心教育的心声。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18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在其教育名著《爱弥儿》一书中提出,“爱是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感情,也是进行教育的基础。”
多年来,济北中学始终秉承“关爱每一名学生”的爱心教育理念,不断提升师德素养。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以“爱心教育”为主题的读书活动,为每位教师购买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著作《爱心与教育》、弗罗姆的《爱的艺术》等书籍,各年级、科室利用例会开展读书沙龙活动,交流学习心得。同时,学校还定期编辑印发《爱是教育的金钥匙:我的教育叙事》,全程记录发生在本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人故事。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济北中学的每一位老师都把这句话铭记于心并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这一标准,把博大的师爱无私地播洒在每一名学生身上。在济北中学你看不到受处罚学生的身影,看到的是办公室内师生对坐谈心交流的温馨场面。你听不到呵斥学生的声音,听到的是语重心长、春风化雨般的谆谆教导。学生的作业本上不是只有评判对错的冷漠符号,还有饱含深情和鼓励的教师评语。
老师的爱心与真情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认可,一大批关爱学生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陈亮老师被评为“济阳县十大杰出青年”,被推荐为“泉城十大杰出青年”及“感动济南十大优秀教师候选人”;胡清顺老师被评为“济阳县十杰敬业爱岗能手”;张阳老师当选为第三届“感动济阳十大人物”;潘涛老师当选为“济阳县十大杰出青年”。
学习成绩一直是教师、家长和学生特别看重的一面。部分“学困生”因学习上存在困难而自卑感倍增,学习动力不足,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想法。为关爱这部分学生,济北中学教代会专门制定通过了“学困生帮扶方案”,对班级后1/4的学生进行帮扶。老师们对这部分学生课堂上优先提问,课后优先辅导,考试后优先谈心、交流。
在老师们的帮助下,许多“学困生”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2011级的小刘则为最明显的一个例子,该生刚入学时排名900余名,2014年高考却出其父母意料地考取了一本院校。
教育的真谛,就在于以仁爱之心点燃希望之火,以信任之剑斩断心灵枷锁,以唤醒之手开启知识大门。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将知识转化成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格;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焕发出人性的光辉,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和持久的效力;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彻底地走出无情偷梦者的行列,而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称号。
充分尊重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发展是济北中学爱心教育的又一个典型体现。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帮助他们创建了文学社、韶乐坊、美时美刻、品艺轩、巧手阁、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等社团,学校提供活动场所,提供活动资金,让他们利用课外活动或周六、周日时间充分发挥特长,为他们搭建了多渠道成才的平台。
这部分学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有157名学生设计的科技创新作品获得由国家知识产权总局授权的发明专利证书。其中,在今年全国第十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评选中单铎同学的“降噪防逆行新型减速带”喜获银奖,并参加了在广东番禹隆重举行的颁奖典礼。
2014年8月,孙金仓健同学的“调味锅”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今年第七届全国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发明作品展评中学校有十件作品被省组委会推荐参评,薛芃同学的“城市烧烤烟气收集处理系统”进入终评,也成为全市唯一一位进入终评的选手。
相关链接
凝心聚力谋发展,教学硕果喜连连
“五年立校、十年立名、十五年立志”,作为济阳教育的一张名片,济北中学已走过风雨十七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和谐校园建设典型学校”“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一路风雨,一路高歌。自建校以来,已为北大、清华两所高校输送了11名优秀毕业生,5名学生获济南市文、理科状元,其中,2011年闫志存同学获山东省第五名,济南市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今年张蓉丹同学获山东省第六名,济南市文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
十七年栉风沐雨,全体济北人正全面弘扬“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济北精神,满怀豪情,信心百倍地在打造齐鲁名校的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砥砺前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