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祥路碧海茶园掠影(下)
2014年11月07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为编纂《日照茶叶志》,邓撰相走访了日照不少茶园,山东日照公路茶叶有限公司所属的祥路碧海茶园让他印象颇深,为此他特作长文。本报对文章分两次进行刊发,此前已刊发了上半部分,本篇是下半部分。
邓撰相
与品茗苑相并列的另一造型相似的建筑,是日照公路茶文化展馆。
展馆前面立着一座茶圣陆羽的雕像。只见高大的陆羽旁边,茶童正在热情地煮茶。形像亲切生动而逼真。走进馆内,顿时被丰富而生动的馆藏所吸引。一件件实物与图片,展示了中国茶叶与日照祥路碧海茶叶的发展历程,还展示了一些名人的题词等。这让我们对中国茶叶的发展和茶叶文化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对祥路碧海茶叶的发展历程赞叹不己。
最后,我们来到制茶厂。高大的厂房内建有全市自动化程度最高的5条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年加工绿茶与红茶40多万公斤。我们一一参观着各个车间的设施,制茶的各个程序,自始至终,全部自动化。这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对减少茶叶的污染,提高茶叶的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陪同我们参观的公路局领导告诉我们,本来种植茶叶与他们修路是不太搭界的事。之所以为此劳神,一是单位部门与职工众多,每年用茶要支出不少费用,有了自己的茶园,不仅不需要再去花钱采购茶叶,还可出售赚钱,增加收入;二是日照的旅游业越来越红火,蜚声省内外的日照茶观光旅游正在成为日照旅游的亮点。而他们又有着得天独厚的交通便利条件,从而也可以为日照绿茶的发展,为日照的旅游业做点贡献。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从事对他们来说比较陌生的茶叶生产,当然困难多多。但他们相信事在人为。不熟悉,虚心请教;遇难处,积极攻关。他们以修建公路时,遇山开路,逢水搭桥的大无畏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实现了愿望,并将事情做到极致,做到最好。
如今祥路碧海茶园,不仅在规模上,在加工现代化程度上,在生产出的茶叶质量上,在全市都己名列前茅,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参观,凡来参观者,无不交口称赞。
祥路碧海茶园像一本厚重的大书,丰富而多彩。读完之后,我深思良久,感慨万端:当下,在不少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或不想多干事,却只想争名逐利的情况下,能想方设法多做贡献,费事劳神来发展日照绿茶,特别是能在茶文化上付出如此大的代价,确实难能可贵。我们不由对他们表示我们由衷的钦佩与深深的敬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