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遇严重污染天气,淄博市或仍将执行限行等措施。
本报记者 姜文洁 摄
本报11月6日讯(记者 臧振) 6日,本报通过官网和官方微博发起了“淄博限行”的调查,共135位市民参与了调查,其中近100位对淄博限行表示理解,称为蓝天可忍痛“封车”,遵守交警规定出行。此外,也有受访者提出,市民按规定限行,政府部门的公车更应起示范作用。
高新区的潘先生则表示,他们全家都非常支持限行,“这对于淄博的空气质量有好处,而且在限行时,越来越多的人会逐渐形成绿色出行的习惯。”潘先生说,普通市民可以遵守规定限行,那政府部门的公车更应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6日,本报记者在对淄博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市直机关第二综合办公楼等地的走访时发现,院内单号车辆基本“封存”,一位政府机关人士称,昨天淄博限行措施出台后,他们单位要求带头执行单双号限行,起示范作用。
交通运输发展行业专家贾新光认为,不少二三线城市跟进限行等措施,最大的理由往往是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他认为,对车辆的限制,不能光限私家车,还应加强对公车的限制。“应加快公车制度改革,减少公车配备数量,杜绝公车私用,并提倡公务员坐公交上下班。”他说。此外,也有专家认为,除紧急公务用车、警用、救护、机要通信车辆等,达到一定污染级别的公务用车,应该全部停驶。
然而,也有市民提出,淄博市此次单双号限行措施提出的略显仓促。“我开的是单号车,昨天到淄川办事,因为太晚就没有回张点。今天才知道单双号限行,一点准备都没有。如果能早一点通知就好了。”张店的马先生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