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秀亲密” 日本有点急
日媒担忧:中韩贸易额不久将超过中日
2014年11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中韩实现缔结FTA(自贸区协定),是(两国)在亚太经济圈构筑方面为掌握主导权而抢先打出的一张牌。”11月11日,《日经新闻》如此评价前一天中韩两国结束中韩自贸区实质性谈判的消息。不少日媒梳理了中韩近期在经济方面愈发频繁的“秀亲密”举动,敏感的日本媒体觉察到,东亚地区的经济气候似乎正在这个深秋里发生着于己不利的变化。
本报记者 王昱 编译                  
  中韩“闪婚”
戳到日本痛处

  “尽管中韩自贸区协定所定义的自由化水平并不高,但相比于日美主导推进的跨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谈判进程缓慢,中国加紧在东亚构筑经济圈的举动引人注目。”11日,《日经新闻》在报道中感叹了中韩走近的迅速。
  对于中韩两国领导人宣布结束中韩自贸区实质性谈判,日本大多数主流媒体都给予了高度关注。日媒分析认为,中韩自贸协定的最终敲定对于中韩两国来说无疑是“双赢”:一方面,韩国借助FTA,在中国市场上能够占据比日本等竞争对手更有利的地位。另一方面,中国此前与东南亚和中南美等国签署了FTA,但缺乏与发达工业国家缔结FTA的经验。此次,中国将韩国拉入自己的阵营,将动摇不少国家参与美日主导的TPP的决心。这对于正在构建自身区域经济影响力的中国来说,也是个好消息。
  在两个邻居获得“双赢”的时刻,日本发现自己或许将成为这纸协定最大的输家。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亚洲经济研究所的推测,在中韩签署自贸协定后,预计韩国每年向中国市场的出口将会增加277.6亿美元。在由此对第三国造成的影响中,日本所受影响最大,预计将有约53亿美元的出口被韩国取代。尤其是液晶显示屏、蓄电池等日韩在中国市场激战正酣的领域,这纸协议可能成为决定天平倾向的那根羽毛,当年靠给日本做代工起家的韩国企业,很可能以此为契机断了日本同类企业的活路。
  事实上,不少日媒将中韩近年来在经济上的急速走近评价为“闪婚”。在2011年以前,中日韩三国所力图推动的原本是一个涵盖三国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然而,随着之后中日、日韩之间一系列外交事件的发生,中日、日韩间双边自贸区协定都陷入停顿,唯独中韩自贸区谈判一骑绝尘,大有将日本“排除在外”的势头。10日的这则消息,再次触动了日本这一痛处,连一向右翼保守的《产经新闻》也在报道中借企业人士之口呼吁:“如果日本再不推进自由贸易谈判,日本企业竞争力将受到很大的减损。”
韩企愈发“亲华”
经济版图临巨变

  就在10日,四家在华韩国企业在《人民日报》上刊登四个整版广告,欢迎朴槿惠总统来华参加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韩企与中国中央媒体这一罕见的互动似乎也表明,对中韩之间经济上“闪婚”的结论,的确并非日媒“想多了”。中韩经济往来在近几年来的加速,尤其韩国企业依赖中国市场实现增长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据新华社11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三星、LG、现代等韩国大型企业越来越依赖中国市场以实现增长。
  这份报告由韩国专门对财阀、企业首席执行官和企业经营情况进行评价的网站“首席执行官工作得分”实施,研究对象是38家在韩国排名前200的企业。根据营收数据,这些企业去年在中国市场总共实现145.15万亿韩元(约合1334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较2011年增长34.6%。同一时期,这些企业的总体销售收入增幅平均为19.9%。
  两年时间里,三星电子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在2011年23万亿韩元(211.3亿美元)的基础上实现了74%的增长。另一家三星集团下属企业、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提供电池和其他配件的三星SDI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更高,67%的总收入来自中国市场。
  汽车制造业方面,韩国最大的机动车生产商现代汽车公司说,2013年在中国的销售收入为19.4万亿韩元(178.3亿美元),占全年总数的18.2%。
  当然,对于韩企对华依赖性的增强,不少日媒也“提醒”韩国其中存在的“风险”。不过,日媒也认识到,中韩经济往来紧密最直接的后果,可能是东亚经济的一次“变天”。有观点认为,如果这一趋势持续,在不久的未来,中韩的贸易额将超过中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