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王沉七船阻挡日军
2014年11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前青岛市市长沈鸿烈为贺仁庵沉船抗日写的证明书。
  当年日军绘制的青岛港图(局部),其中一些圆点是堵塞航道的沉船位置。
     “我所保存的这些航海图是父亲贺仁庵当年留存下来,弥足珍贵,我觉着应该将此份历史资料给家乡保存。”10月21日,现居台北市的贺郁芬女士向山东省档案局捐赠两张日军绘制地图、一张修船图以及交通部颁发的奖章执照的仿真件,在日军侵华初期,为阻日军进犯,“船王”贺仁庵曾毅然在青岛凿沉自家商船,堵塞航道。
文/片 本报见习记者 周国芳 通讯员 谢洋
从日商手中夺航权 多年奋斗,将日商挤出了华北沿海航运。
  说起贺仁庵的起家经历,贺郁芬回忆:“1925年,父亲独资成立‘长记行’。当时正值鲁南大旱,粮食严重缺乏,第二年父亲便前往大连寻找商机,见当地高粱丰收滞销,于是和当时的日照县府商议,并经县府公告后,包租一艘商轮,将大连的高粱运回日照卖出。回程时则载运闯关东的旅客。”
  如此经过半年营运后,贺仁庵便将“长记行”改为“长记轮船行”。1926年华北沿海航运为日商所包揽,航权沦丧,贺仁庵购船与之对抗,经多年奋斗后获得胜利,基本将日商挤出了华北沿海航运。
  上世纪30年代初,贺仁庵在华北各口岸大都设代理行或代办人,在青岛馆陶路设“长记分行”,业务重心渐向青岛转移。
  经过十年的积累,长记轮船行经营至1937年时已经拥有大小轮船20余艘,其中较大的7艘,迎春轮、得春轮、承春轮、长春轮、同春轮、江春轮、华顺轮7艘共约四千多吨,为华北私人船运业第一家。其余部分船只停泊在上海、天津、石臼所以及内陆河川等地。
凿七艘商轮堵塞航道 日军登陆青岛迟了5个月。
  1937年8月日军集结在青岛外海,封锁了青岛外海所有的航道,如果日军进入胶州湾并登陆,青岛即成孤岛,当局电令青岛市长沈洪烈,下令青岛市之所有国际航商将船只沉塞河道。
  然而接到命令时,青岛其他航商均观望不前,唯独贺仁庵立即请军政当局派员指挥,将七艘轮船凿沉放水,堵塞航道,而停泊在其他地区的船因战事无法联系,只有停泊在石臼所的永春轮在农历八月大潮时冲上石臼所。至此“长记轮船行”的业务完全停顿。
  正是因为贺仁庵之前所沉的7艘轮船将此处所有的航道完全堵塞,日军直至次年1月14日,方由青岛前海栈桥边派兵登陆,而因该处水浅,军舰只能泊于1公里之外,以小舢板靠岸。
  为此,前青岛市长沈鸿烈特意写下证明书:“查青岛长记轮船行原有迎春、得春、承春、长春、同春、江春、华顺等轮船七艘航行沿海各口岸装运客货。七七事变后该行遵照青岛市政府通令停航并放水沉没以封锁各港口而免资敌。”当时的交通部也专门为此向贺仁庵颁发了奖章。
两海图见证日军侵华 因七七事变,海运雄心转为支持抗日。
  “我所保存的这些航海图、得奖证明、沉船证明等都是贺仁庵在经营华北华南客货轮船运输时所留存下来的。”贺郁芬介绍,此次捐献的资料也都是记录国人抗战的一些见证。
  贺郁芬此次捐赠的青岛港图显示“昭和九年”(1934年)日方绘制,也正是这幅图标记了日军进犯时贺仁庵沉船的位置。青岛港图周围标记的“圆点”便是贺仁庵沉船的位置。也正是这些沉船让侵华日军一度无法登陆青岛。
  贺仁庵在1925年创办长记行,后改为长记轮船行,专营客货运送事业,总公司设于青岛市馆陶路15号。此次贺郁芬捐赠的另一幅“昭和十一年上海至山东高角海图”是贺仁庵先生在抗日战争爆发前计划在苏北射阳河设立航行标识所用。
  按照当时计划,贺仁庵要兴建三座码头及仓库,并在海上打造十艘装配柴油引擎的平底船,将其命名为长宁一号至十号,准备开辟该河新航线,将苏北阜宁等四县的物产经由航道输出,只可惜海图完成后适逢七七事变,由于日军侵华,贺仁庵的一份海运雄心也都投入到了对抗日的物资支持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