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PEC到G20,中国的声音越来越大
2014年11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0日至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15日至16日,二十国集团(G20)第九次领导人峰会将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其间,12日至13日,第九届东亚峰会在缅甸首都内比都召开。本周可谓名副其实的“国际会议周”。
  G20成立于1999年,但举行领导人峰会的传统开始于2008年。当时,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峰会在最初几年着重关注和讨论的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熬过那一场寒冬。随着近年来全球经济缓慢走出低谷,G20峰会的关注点从如何应对危机,转向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保持经济增长,以及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监管机制改革,来避免危机的发生。
  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格局悄然发生变化,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增速放缓甚至停滞,而以中国、巴西、印度等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异军突起,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不过,从2013年开始至今,这一“一升一降”的渐变过程出现了“插曲”:美国经济触底反弹,复苏迹象越发明显,预计今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但欧洲和日本的整体经济表现仍旧乏力。与此同时,虽然中国和印度经济目前仍保持着中高速增长,但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则遭遇困难时期。
  去年,在出席G20圣彼得堡峰会时,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把G20建成稳定世界经济、构建国际金融安全网、改善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力量。今年G20布里斯班峰会的重点议题则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强抗风险能力、打造经济升级版。二者虽间隔一年,但却相辅相成。
  作为拥有世界三分之二人口、近九成国内生产总值和八成贸易量的组织,G20内部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不均衡发展,以及二者内部的不均衡增长,都会危及全球经济。可以预见,习近平主席将在本届峰会围绕全球合作与应对挑战发出中国的声音。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透露,G20目前汇总了来自各成员的近1000条改革措施建议,其中,中国贡献了15%。
  其实,一年多来,中国已经在用实际行动为保持增长、进行结构调整以及促进全球合作而努力。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国领导人在不同国际场合倡导互联互通,设置“丝路基金”,实际上就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将区域各经济体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以促进贸易和人员往来。
  今年,在中国的倡导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相继成立,在前不久的APEC会议上,中国还提出建设亚太自贸区的构想,避免被称为“全球经济发动机”的亚太地区自贸区过于碎片化。这些倡议和行动正符合澳大利亚为今年G20峰会设定的四个优先议题: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税收和银行。
  实际上,中国的上述努力也会反过来倒逼和促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预计,中国通过结构改革带动的经济增长对G20实现2%额外增长目标的贡献率将高达30%到4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中国依然可保持7.4%的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8%,对亚洲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