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真的也能被催眠吗?”
咱济南也有个“科学松鼠会”,粉碎了不少科普谣言
2014年11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催眠领域资深研究者吕艳朋正在做“青蛙催眠”表演。                     见习记者 范佳 摄
     “中西方鬼节的时间重合是偶然还是必然?”“动物真的也能被催眠吗?”这些生活中的科学疑问都可以在小明分享会中探寻答案。本周是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传播科学乐趣的“小明”们在用青春演绎着“科学就在你我身边”。

  本报见习记者 范佳                    
“漫无目的地聚会不如聊聊科学”
  2013年9月,小明分享会由五位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小伙伴发起,在济南成立。
  已到而立之年的“伪唐僧”是分享会的联合创始人。他对科学的着迷在孩子出生后更加疯狂。
  在一次聚会中,“伪唐僧”与好友聊起科学松鼠会与果壳网,突发感叹:“聚会时吃饭、喝酒、漫无目的地聊天不如聊聊有趣的科学。咱自己办一个本土的科学松鼠会怎么样?”这个想法一提出,便得到了在座文艺青年的响应。很快,文科出身的“伪唐僧”、犯罪心理学硕士“三儿”、物理专业的“宇正”、统计数学博士“会呼吸的龙龙”、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长颈鹿驾鲨鱼”便齐心协力把想法变成了现实。
  不太爱说话的“三儿”头脑中总能冒出好主意。他一拍脑袋:“咱们就叫‘小明’吧!”“小明”是“80后”从小学开始,在应用题、作文,乃至阅读理解中接触最多的名字。在他们看来,“小明”是科学启蒙路上最要好的伙伴。“小明”泛指一切人。“三儿”笑言:“‘明’有明白的意思,我们不求大明白,小明就行。”
“用科学的眼光和逻辑解读生活”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小明分享会形成了成熟的线上分享与线下活动结合的运作模式。线上分享主要依托微信公众平台、QQ群、新浪微博,不定期发布科普文章,随时就生活中的科学话题交流互动。线下活动以各种趣味科学主题的分享会为主。
  在线上平台中,可以不时看到“小明”们对生活现象的科学解读和分享。用“三儿”的话来说,他们做文青那些年,看到好东西就喜欢分享,现在依然“旧习难改”。
  今年五月底,“小明”看到有个萤火虫展览却打着环保的旗号,便立即写了篇萤火虫生物习性的科普文章发到微信平台,论证萤火虫展和环保的自相矛盾。“萤火虫的生命只有5到14天,且对温湿度要求非常苛刻,温度在18摄氏度到25摄氏度,湿度在80%到90%。如果是外地的萤火虫运到济南,可能活动结束后,甚至活动没开始,这几万只萤火虫就会相继死亡。另外就济南5月底的天气来看(24℃~33℃,相对湿度18%),这个环境条件根本不适合萤火虫生存。”

辟谣,把真正的科学传播出去
  “伪唐僧”说,他是怀着“传教”的心态在做科普。当他看到很多朋友表现出违反科学的行为或被一些谣言迷惑时,感到很心痛,想要把真正的科学传播出去。
  目前小明分享会已经分别在济南、烟台等地举办了16场线下活动,并取得了果壳网“万有青年烩at品牌”授权。
  《催眠大师》上映不久,在首期万有青年烩at小明分享会活动中,催眠领域资深研究者吕艳朋带着一只鸡和青蛙出场,立即吸引了在场观众的目光。他现场做了一个“动物催眠”的演示,活蹦乱跳的鸡和青蛙在他手中变得一动不动了。吕艳朋说:“事实上这并不是真正的催眠状态,只是动物的一种假死本能,这种状态下动物不会产生心理上的变化。我表演这个节目是为了粉碎‘动物催眠’的谣言。”
  此外,“小明”们还做过《饮用水卫生安全》、《家用电器辐射辟谣》等线下分享活动来打破“功能饮用水的保健作用”、“家用电子设备对人体辐射危害大”等生活中的一系列谣言。
  “伪唐僧”说,把科学引入生活后,不会人云亦云,别人告诉什么就相信什么。而是会亲自求证思辨,去伪求真。他希望这种科学态度能影响更多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