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远去的木笼屉
2014年11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制作好的笼屉上架存放。
  加工腰箍制作材料。
  绑接竹篾。
  检查制作好的笼屉。
  盘制腰箍。
     文/片 本报记者 李军                                   
  笼屉由来已久,其雏形是古代的甑。据传,蒸笼在旧社会曾作为饭馆门口的行业标志“幌子”出现在饭馆门口。食客们只要一看门口悬挂笼屉层数的幌子,就知道饭店的档次,就好比当今大酒店门口标牌的三星级五星级一样,可见笼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
  刘希恩的木笼屉作坊在聊城市古城区东关大街上,他17岁开始学习制作笼屉,如今已经有45年了。
  据刘希恩介绍,制作笼屉看似简单,实则繁难,先后要经过盘制腰箍、编织底座、绑接竹篾、钻孔、刨平等30多道工序,有经验的匠人要花上半天时间才能制作一只上好的笼屉。
  现如今,笼屉的加工材料有了极大的变化,有了纯铝制的笼屉,结实耐用,深受街头卖包子馒头的店家喜爱。还有铝包竹笼屉,钢制笼屉,这类笼屉的特点耐用美观,它的外圈看上去闪闪发亮。
  手工制作木笼屉费时费力不说,收入也不高,与现在市场上的不锈钢、铝制品笼屉相比,显然已经失去了竞争力。刘希恩的两个子女没有一个愿意学这门手艺的。但木笼屉清香的味道、健康的材料、不落水蒸气的特点仍为很多蒸制传统面点的生意人喜爱,这也是刘希恩制作木笼屉能坚持到现在的主要原因。
  刘希恩现在每天还在坚持做木笼屉,他已经把制作笼屉当成了乐趣,他说笼屉是老辈人留下来的一门技艺,不想让它从自己手里失传,他只盼自己制作的每只笼屉都能经久耐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