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善行汇成海 大爱方舟竞远航
——崂山区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发展数万名志愿者
2014年11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为行人指路。
  社区志愿者教居民剪纸。
  “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送医下乡。
  机关志愿者为空巢老人送血压仪。
     志愿服务是一项平凡而又伟大的行动,是一项人人可为的奉献互助行为。多年来,青岛市崂山区将志愿服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壮大队伍,深化服务,健全体系,弘扬精神,志愿者们在奉献互助的道路上高歌猛进,不断推进志愿服务走向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
凝聚善心 志愿服务队伍由以小团体向全社会共同参与转变
  崂山区一位普通的保险公司职员刘伟浩,带动全家5人捐献角膜遗体,加入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累积无偿献血近2万毫升,参加志愿服务2000小时。在他的带动下,崂山区第一支遗体(角膜)捐献的“诺亚舟”爱心团队从最初的15人发展到90多人。队员中有年过八旬的老人,也有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有工人、农民,也有知识分子、家庭主妇,他们用大爱情怀点亮自己的人生,也照亮他人的明天。
  家住王家村的“献血状元”王勤才老人7年献血32100毫升,相当于将全身血液捐献了6遍。如今“超龄”的王勤才虽然已经不能再献血,但令他欣慰的是,有着珍贵“熊猫血”的两个女儿接过了父亲的献血接力棒。
  来自崂山区卫生系统的“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今年为1000多名身处山区的困难家庭、孤寡老人、低保、无保、空巢老人送“医”上门400余次,免费发放药品价值5万余元,100多名志愿者们用双脚丈量了辖区内每条山间小路,也给崂山带来了更多温情。
  一支142人的“红盾义工”资助“春蕾女童”,支援贫困小学,帮扶村民外销农作物近万斤,累积扶贫捐款近十万元。
  一个个心存善心的人、一支支热心志愿的队伍像一颗颗爱心种子,播撒在崂山的广袤大地,如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如今,崂山区亮起“红马甲”、“诺亚舟”、“爱慈心”等十几个志愿服务品牌,拉起十余支专业志愿服务队、50余支机关志愿服务队、近百支社区志愿服务队,成立了175个志愿服务基地,吸纳了1.5万志愿者,长期活跃在社区、学校、景区,为需要帮助的居民送去服务和关爱。
  在志愿者的呼吁和带动下,志愿服务星火燎原,得到了越来越多居民的认可和响应。无论是活动规模、参与范围、社会效应,还是对广大群众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都达到空前,志愿服务已由少数人、青年人参加的“小活动”发展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事业”。

立足社区 志愿服务活动由阶段性向经常性转变
  只有立足社区,承接民众意愿,引导民众参与,志愿服务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近年来,崂山区倡导“五色花”巾帼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机关志愿服务队等各支队伍主动与社区对接,把社区作为承接经常性志愿服务的主要场所,根据社会关注、居民需要,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领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接地气、顺民意的活动,推动志愿服务活动从基于一时一事向承接居民日常志愿服务意愿,由阶段性向常态化转变。 
  “小张每天来陪我3小时,为我做这么多,让我心里真是又感动又踏实。”家住王哥庄街道的王大娘所说的“小张”正是居家养老志愿者。自2011年崂山区实施空巢老人家居家政志愿服务以来,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0万元,从社区或就近社区中招募服务人员照顾空巢老人,根据空巢老人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确保每天提供1-6小时上门志愿服务。为确保老人们得到长期周到的服务,崂山区定期组织志愿者查体、培训,通过不定期走访检查和建立日考核、周报表制度加强监督管理。
  “周六社区集中志愿服务”为广大区直机关志愿者牵手社区居民共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平台。崂山区坚持把每个月第二个星期六定为集中志愿服务活动日,形成常态化、动态化机制,组织、吸纳越来越多机关志愿者深入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义务劳动、助老助残、公益宣传、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带动更多居民走出家门,共建共管美好家园。
  “邻里守望”活动则是居民间互帮互助的动人写照。通过邻里结对、楼门互助、党员联户等多种形式,全区32个社区近350名居民向邻近的空巢老人、失管儿童、农民工、残障人士送上了“亲情承诺卡”,常年开展“经常敲敲门,主动送问候,有事伸把手,急难送救助,外出帮看门,节日送慰问”六项服务,更是有许许多多的居民平日里帮助邻居看家守门、代收快递、调解纠纷……志愿服务俨然成为崂山人的生活方式,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建章立制 志愿服务管理由松散型向规范化转变
  近年来,崂山区不断加强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志愿服务体系,促进志愿服务管理从自发性向组织性,从松散型向规范化转变。
  区、街道、社区三级志愿服务领导管理体系得到落实。区成立志愿服务总队,区直单位、街道、社区分别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在社区、图书馆、政务大厅、公园旅游景点等场所建设了一批志愿服务站点。目前,文明委领导,文明办牵头,各部门共同参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的志愿服务领导体制,为全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探索建立需求对接、注册、培训、记录、表彰奖励、党团员带头、“社工+志愿者”、激励约束等八项制度。依托青岛市志愿服务网,建立了居民需求和志愿服务资源两个数据库;组织了100支队伍、2000余名志愿者进行了网络注册;发放了2000张“邻里守望”服务手册详细记录志愿者服务工时;开展了志愿者岗前培训、专业技能培训、骨干培训等,形成定期培训、以会代训机制;设立机关事业单位最低志愿服务时限,年底评选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品牌,探索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度建设和管理体系的完善,推动了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为志愿服务奠定了发展基石。
  “点滴善行汇成海,大爱方舟竞远航”。志愿服务增添了崂山的温度,彰显了崂山人的崇德向善的品性,带给这座城市的不光有感动,更有从善如流的强大社会力量。      (刘雅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