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乡村 点靓美丽胶州
2014年11月19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阜安街道赵家园村村容村貌。
三里河街道管理村文体小广场。
胶北街道东庸村村容村貌。
胶莱镇南王疃村硬化绿化亮化。
今年来,胶州市以深化“美丽胶州”建设为重要落脚点,坚持实施分类指导,推进环卫一体化进程,健全机制保障,着力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点靓美丽胶州,真正让广大农民群众养成美的德行、得到美的享受、过上美的生活。目前,全市所有村庄均达到卫生洁净村标准,已建成619个乡村文明家园达标村,完成任务85%,建成60个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和15个乡村文明家园特色村。
一村一策确定建设管理目标
根据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原则进行分类,在完善村庄基础建设的同时,深化特色建设,着力打造群众满意的宜居环境。抓分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811个村庄交通区位、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各不相同的特点,按照生活宜居、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总要求,从实际出发,精心规划“美丽胶州”建设方案,通过点上带动、面上铺开、分类推进的方式,确定了100%卫生洁净村、90%达标村、50个示范村和20个特色村的3级建设任务。抓基础:为彻底解决老百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农村“老面貌”,将卫生洁净作为“美丽胶州”建设的最低标准和基本要求。所有村庄均要达到村庄垃圾桶和保洁员队伍配备齐全、村庄垃圾日产日清等6项具体指标。同时,实施新农村“五化”建设“回头看”工程,对目前村庄没有完全实现“五化”建设和虽硬化但已破损的517个村庄开展达标村创建工作。抓特色:在各项工作全面铺开的基础上,注重生态保护,体现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文化,建设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50个示范村和20个特色村,打造亮点特色。示范村确定采用新能源路灯、建有污水处理系统、建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有标准化的卫生室、建设日间照料中心等具体指标,重点提升村庄文化“软实力”;特色村按照“特色鲜明、品牌响亮、效益明显”的要求,打造一批生态自然、乡土风情、休闲旅游等各具特色的村庄。对于达标村庄,胶州市委、市政府按照以奖代补形式每村奖励20万元。
一张网推进环卫长效整治
把推进城乡环卫工作作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建设美丽胶州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强化网格监管,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大投入配强设备。建设启用胶西、胶莱、洋河、里岔、铺集等5个日转运能力150吨、覆盖范围30公里的垃圾中转站。强化垃圾清运队伍建设,在各镇(街道)新增道路清扫车、洒水车、生活垃圾清运车51辆,根据镇(街道)远近,建立两支环卫车队,分别采用直收直运和集收转运相结合的处理模式,保证垃圾日产日清。配套扩建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500吨,确保100%无害化处理要求。全方位治水改厕。着力建构“1+10+9+X”的城乡污水处理体系,目前,李哥庄、开发区、大朱郭3座镇级污水处理厂及3处模块式污水处理设施已建成运转。加快推进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工程,完成1700座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工作,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达10.79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56.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4个百分点。网格化精细监管。制定统一的标准,按照每15户1个,在全市农村新增配垃圾桶1.5万个;按照每100户1人的标准,在全市811个村配备保洁员3548人,做到村村配有保洁队伍,统一作业时间、统一作业标准,做到卫生无死角、垃圾日产日清。各镇(街道)分别成立环卫所,强化农村环卫工作的督查管理,形成市、镇(街道)、村环卫管理“三位一体”的城乡环卫管理体系。
一盘棋健全推进机制
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构建资金配置合理、督查考核有力、氛围营造到位的协调联动机制,推动美丽胶州建设快速推进。统筹政府和社会资金。灵活运用涉农资金支持村庄建设,投入2.3亿元用于村庄硬化建设,对于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硬化任务的村庄,建设资金由市、镇两级财政按照60%和40%的比例予以拨付。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美丽胶州建设,胶北街道整合帮扶资金,将68个村庄灵活组合,结成22个共建帮扶对子,其中帮扶硬化街道面积1.1万平方米,绿化面积6000平方米,帮扶各类资金达60余万元。积极吸引旅游项目资金,胶莱镇通过引进大型旅游公司的形式,在南王疃村和小高于家村建设国家生态农业公园,预计年增加收入8000万元。营造良好氛围。做好教育、宣传引导,电视台和《金胶州》报纸对美丽胶州建设任务、创建标准、政策保障进行专题解读,同时,开辟美丽胶州专版和专栏,积极宣传在建设中形成的典型经验,及时曝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注重挖掘美丽胶州建设中的先进模范,广泛开展“最美胶州人”评选表彰活动,普及推广善行义举四德榜,进一步激发农民群众的道德热情。目前,胶州全市811个行政村有751个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覆盖率达92.6%,上榜人数70余万人,上榜率达91%。强化监督考核。成立全市美丽胶州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美丽胶州建设作为全市重点推进工作进行专项考核,相关单位牵头负责,制定村庄建设标准,坚持日常监督与年底考核相结合,每月一排名、每月一通报、每月一观摩。在考核中,采取实地考核形式,建成一个村庄考核一个村庄。同时,将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以奖代补政策挂钩,形成“快干大补、慢干少补、不干扣分”的建设氛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