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来滨追忆渤海峥嵘岁月
在新时期弘扬老渤海精神也要依靠群众力量
2014年11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原渤海军区三分区司令部作战股长、第十五团参谋主任,总参装备部原顾问王岳西。 本报记者 郗运红 摄
  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副会长,军事科学院军史部原副部长、部党委副书记,少将李维民。 本报记者 郗运红 摄
     18日,弘扬渤海革命传统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讨会在滨州大饭店隆重举行。17日下午,从渤海区走出去的王岳西、李维民两位老战士最先抵达滨州,并回忆了他们曾经战斗过的渤海区。
  本报记者 郗运红 本报通讯员 刘兴云
王岳西:革命胜利靠的就是群众力量
  1939年5月,16岁的王岳西在渤海区参加了革命。老人清晰记得,当时参加的是寿光的游击队,后来到了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寿光独立团,一直到1947年,该团编到了新四军。今年91岁的老战士,历经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但令他印象最深刻的经历,就是在渤海区的那些回忆,“那时候出生入死,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日子,那是革命最艰苦的时候。”
  王岳西回忆,他所在的清东独立团,1941年缴获了胶济路以北地区第一挺日军重机枪。1942年,遭遇日军埋伏,全团全军覆没。1943年不费一枪一弹俘虏日军100余名,缴获枪支80多支。
  “一般部队驻地会依靠山区,但渤海区是平原地带,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必须要依靠群众。”王岳西说,在战斗中,人民群众不断地向军区输送人力、物力资源,战争的最终胜利,依靠的是群众的力量。
  在新时期,发扬老渤海精神就是克服困难,实事求是,如今面临困难就要想法克服,渤海地区的战斗精神值得发扬。
李维民:老渤海精神革命传统值得发扬
  今年81岁的李维民,是一位“红二代”,1946年2月在渤海区参加革命,老战士依稀记得当年参加革命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在原渤海公学,就是现在的惠民城,敌人的飞机轰炸惠民城,那场战斗炸弹落在学校后面的老百姓家,后来把队伍转移到郊区。1947年,李维民在渤海军区政治部前锋报社,后来又到前线渤海总队,先后参加过济南、淮海、上海、渡江战役。
  李维民现任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副会长,提到这次研讨会,他说,这次会议很有意义,主题也很好。在新时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老渤海精神就是要做到两点,搞好群众路线与依法治国。
  毛泽东讲“集18年的斗争经验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取得胜利的三件主要法宝。”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主要是团结人民群众,统一战线与群众路线是紧密相连的。这方面渤海区有着优良的传统,从渤海的抗日武装起义,到抗战初期,著名的战役黑铁山武装起义、“一马三司令”就是靠统一战线。
  李维民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24个字,12个单词,涵盖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而在渤海革命老区,也有16个字,就是‘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这是值得发扬的革命传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