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蓝”还能留多久?
记者连续拍摄12天,记录了APEC期间以及之后6天的蓝天“出勤”情况
2014年11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枣庄11月18日讯(记者 袁鹏) APEC期间,北京及周边部分省份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环保措施,枣庄也对部分重点企业进行了限产。本报记者连续拍摄了APEC期间6天和APEC之后6天的城市景象,发现蓝天比预想要驻留得久。
  “有一种蓝,叫APEC蓝”,这样一种打趣的说法在今年APEC会议期间广为流行。除了北京发布了APEC会议期间机关、事业单位11月7日至12日放假这样的特别措施之外,北京周边部分省份也进行了大力配合。山东中北部的济南、德州、聊城等市采取限行、减排等措施,枣庄地区则对重点企业进行了限产。为了真实展现APEC期间,枣庄的空气质量情况,记者从11月7日至11月18日连续12天,每天在固定地点、同一角度,连续拍摄了城市一隅。
  从照片记录来看,7日至12日(APEC会议11日闭幕,但是放假、限产等措施多实施至12日)期间,除了11日枣庄出现多云天气之外,其他几天均能见到蓝天。这其中又以12日的天空最蓝,能见度最高,从市区可以直接看到北面的山。有些出人意料的是,13日至18日,枣庄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空气状态,除了15日因为冷空气影响天气多云之外,其他几天也都能看到蓝天。不过细细对比也能看出,12日、13日、14日3天枣庄空气最为通透,能见度最高,之后都难以达到这个水平。这也和空气治理效果的滞后性有很大关系。
  18日距APEC会议闭幕已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但枣庄依然有晴朗的蓝天,只是中午时空气质量指数AQI略显偏高,达到148,首要污染物为PM2.5。枣庄市环保局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总体来看,APEC会议期间枣庄的空气质量要略好于之后枣庄的空气质量,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有一部分原因是APEC会议期间一些临时的环保措施较多,还有一部分原因是APEC会议期间天气较冷,有利于产生好的空气质量。APEC会议之后北方气温回升,在枣庄形成了静风天气,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另外15日集中供暖开始,不少锅炉开始运行,也产生了污染物。
  枣庄市环保局工作人员表示,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到,无论是APEC会议期间还是APEC会议之后这段时间,枣庄的空气质量都是要明显好于去年同期的。不过随着天气渐冷,接下来空气环境保护的压力也会逐渐增大。
部门
为了这片蓝 枣庄出力不少
  APEC会议期间济南、德州、聊城等市采取了限行措施,位于山东省南端的枣庄虽然没有限行,但是实际上也作出了不少努力保证空气质量。
  枣庄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称,11月1日,枣庄就部署了APEC会议期间的应对措施。对一些重点企业进行限产,同时制定了应急预案,如遇到突然的重污染天气则会进行停产措施。
  “市民可能会有感觉,这段时间城区道路上的洒水车多了。”工作人员说,有关部门还增加了洒水车出动的频率,对道路进行洒水作业。一方面防止路面尘土扬起,另一方面让低空尘土吸附到路面,起到抑尘作用。另外有关部门多次组织了常规检查之外的夜查,防止砂土车夜晚上路,抛洒土石。
       本报记者 袁鹏
市民
交通重在疏导 限行太过僵化
  11月7日至11月18日期间,记者每天都到文化中路一路段进行拍摄。而其他地市的限行,在枣庄也并未实施。采访中有市民表示,如果枣庄真的限行,市民恐怕难以接受。
  从11月7日起,连续12天记者都在文化中路一路段进行了拍摄。APEC期间和APEC之后相比并无明显变化。
  对于山东省内一些兄弟地市出台的临时限行措施,采访中很多市民均表示很难接受。一名在孟庄镇一小学工作的教师告诉记者,像他们这些在乡镇工作或者跨区工作的教师、医生以及企业职工都难以应对。“限行、禁行这些一刀切的措施都太僵化,交通管理政策要重在疏导,不能一限了之。”这位教师说。
      本报记者 袁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