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座谈会举行,曲艺大师们“华山论剑”
新形势下曲艺传承责任重大
2014年11月19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开班仪式现场。 本报记者 凌文秀 摄
本报记者 凌文秀
18日,在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办的曲艺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各位曲艺大师还就曲艺的传承与发展展开座谈,纷纷表示,在新的形势下,曲艺传承责任重大,有责任尽心尽力。
谈渊源>> 临清、东平是曲艺重地
“中国有600多个曲艺项目,第一个曲艺项目叫‘成相’,就起源于山东。”著名曲艺理论家、作家,《相声大辞典》作者高玉琮编写的新书《中国曲艺大辞典》已经到了第三年,他直言山东曲艺历史源远流长,临清和东平更是国内的曲艺重镇。 高玉琮介绍,成相是中国先秦民间说唱艺术,是迄今为止所知,国内最早的一项曲艺项目,而成相就起源于山东。山东曲艺历史深厚,在高玉琮看来,一个成语“余音绕梁”就很能证明这一点。“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韩娥的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山东的临清和东平也是国家曲艺的重地。”临清更是南北曲艺荟萃的地方,南来的、北往的曲艺在临清汇聚,使得临清成为一个汇聚各类曲艺、融合各类曲艺的地方,临清也是山东快书的发源地之一。
“咱们国家有600多个曲艺项目,少数民族的就有238种。”高玉琮对此如数家珍,咱们国家非遗项目中有124项曲艺类目,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有两种。在很多人看来,手机、电脑、电视,新媒体和网络带来了多样的娱乐形式和手段,但现在还活跃着的曲艺项目有二三百种。如温州鼓词等一些曲艺依然生命力旺盛,只是并不为大多数国人熟知。
谈传承>> 大师收徒越来越谨慎
“整体来说,现在的曲艺确实弱了,但曲艺仍是一个受众面最广的表演形式。”新形势下,曲艺艺术家们对曲艺的传承深感责任重大,“我们都退休了,年龄也都65岁往上了。但总感觉有压力、有责任,高玉琮带着四个心脏搭桥来公益讲课,快70岁了还在编书,就是还想继续对这个行业尽一份力。”
现在的主流媒体上,除了小品、相声,很难看到其他曲艺表演。这样的现状也让老艺术家们深感传承的重要,但传承并不意味着有人求艺就收。 “过去拜师为学艺,现在拜师为得利。”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一级演员、解放军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李立山对现在一些浮躁的拜师、传承很有话说,现在一些曲艺表演者从大学或社会上动不动就收一批徒弟,但这算不算传承曲艺还得另说。
“收徒弟不难,难得是收一个人品好、聪明、执着曲艺的好徒弟。”李立山深感现如今的形式,远远找不到旧时代的师徒关系。“以前的师傅,要教艺、教做人、带择业,现在哪家师傅还能做到这些?”
在老艺术家们眼中,收徒是个慎重的决定,而他们面对不时来求学的年轻人更多的是以“小友”来结交,或许考察一两年,“小友”会成徒弟,但可能更多的只能一直是“小友”。
论承载媒体>> 艺术品不能用篇幅约束
“很多人感觉上个电视就是艺术家了,这种观点很不正常。”著名快板书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快板书艺术委员会主任张志宽深感更多的高手依然在民间,主流媒体的表现方式不一定适合大部分曲艺表演形式,“一些大型的晚会要求相声不能超过8分钟、快板不能超过6分钟,艺术品怎么能用时间来约束?”
“一个山东快书《武松打虎》,时间短了包袱怎么抖得完?”在老曲艺家们看来,“老虎,打死了”可能能说清一个节目,但包袱、笑料都没了,扼杀了作品精华。“曲艺的精品作品和表演,限制了时间怎么说得清?”
面对主流媒体妥协只能“肢解”,回首可能会有新生。老曲艺家们称,国内各地有很多曲艺小剧场,成为曲艺的新载体。“大家熟知的有郭德纲的德云社,但其实除了北京,在上海、成都等地都活跃着一些曲艺团体,专做小剧场曲艺表演。”张志宽介绍,上海的小剧场,特别能根据时事及时更新出新品,小剧场相声已经渐成相声主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