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虎蝇”
2014年11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中国干部级别序列中,副处仅仅是“芝麻小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1.2亿元现金、37公斤黄金、68套房这样惊人的贪腐数据。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供水总公司总经理马超群,便以如此戏剧性的“小官巨腐”将本周的舆论视线牢牢聚焦在反腐新动向上。
  □崔滨

  “小官巨腐”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今年7月9日。中央第二巡视组对北京市领导班子进行巡视反馈时,组长徐光春第一次提到了这个颇为显眼的新叫法。
  仅仅4个月后,“小官巨腐”的贪墨程度便被马超群迅速攀升到了数亿元。官微如豆却敢于肆无忌惮贪墨,背后一定有“保护伞”,但在《四川日报》旗下川报观察客户端评论员周明华看来,马超群等巨腐小官的“保护伞”是特定领域的绝对垄断与特定范围的绝对权力。“马超群只要是通水管,都敢伸手要钱。”
  《参考消息》也综合外媒对马超群案的评论指出,马超群此等“苍蝇”的权力虽不比“老虎”大,但他们有的掌握着如供水、国土、教育等特殊资源,有的控制着如车管、医保、电、气等垄断行业,与民众更密切接触,对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更深,权力寻租的含金量和能量并不比“老虎”小。
  继续回到周明华对“保护伞”的分析,“‘小官’之所以能成为‘巨腐’,往往就是得益于其小,得益于其所在的行业和部门的封闭性。其信息的不透明、小团体化的‘山头主义’,更容易躲过监管,一路长大为巨贪。”
  正是得益于垄断行业与垄断权力的双重叠加,“苍蝇”马超群才显示出不亚于“老虎”的危害,也被网友形象地称为“虎蝇”。《人民日报》评论称,“对老百姓而言,身边的‘蚊蝇’叮咬,相比‘虎害’更有闹心之堵、切肤之痛。”
  由此,民众对未来的反腐工作,除了“既打老虎也打苍蝇”外,消灭新物种“虎蝇”,更成为本周舆论关注的焦点。
  这种对“小官巨腐”现象深恶痛绝的民间情怀,在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身上达到了顶峰,“‘小官巨贪’是新问题,是新的奇怪现象。同样,在新的社会治理形势下,可以通过建立弹劾制度,通过官员互相监督,互相揭发腐败行为来杜绝。”
  但作家的建议却没有被家乡媒体认同,《河南日报》官方微博在19日转载这篇访谈时,配发的评论却是评论作者盛大林的“‘让官员互相揭发’绝非良策。‘官官相护’,让他们‘互相揭发’未免一厢情愿。最有效的监督还在‘体外’!”
  央广网援引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行政学研究室研究员贠杰的观点,对《河南日报》的态度表示赞同:面对“小官巨腐”,下一步的反贪工作应该把战略逐步转移到防微杜渐方面,因为所有的大案要案实际上都是从小腐败逐步演变来的。
  川报观察客户端评论员周明华,则更看重对行政权力的约束,“不管是‘打虎’还是‘拍蝇’,都应扭住权力不放松,明确干部手中的权力与责任,加强监督和制约,用制度和法治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刚性约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