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摘官帽”,我省又增三市
继潍坊青岛后,职级改革扩容至烟威菏
2014年11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南11月20日讯(记者 王光营) 记者20日获悉,继潍坊、青岛后,我省中小学职级制改革再次扩容,烟台、威海、菏泽等市的中小学校长将“摘官帽”。
  从2004年9月开始,潍坊市启动了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全面取消中小学行政级别,实行校长职级制。青岛市则是从去年开始正式实行校长职级制试点,涉及35个局属单位的48名校长。
  经过多年发展,潍坊基本建立了以校长后备人才、校长遴选、职级评定、绩效薪酬、任期交流、延长任职年龄,以及与教育部门交流任职、教育局长任职资格等一系列保障教育家办学的配套制度,中小学“摘官帽”改革基本完成。
  “中小学校长‘摘官帽’,将从官员变为职业教育家。”我省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职级制改革打破了原来的校长终身制,代之以聘任制,用职级代替原来的行政级别,让校长从一种“职务”转变为职业教育家。
  “以前的校长不是纯粹的校长,得参加名目繁多的会议。”潍坊广文中学校长赵桂霞说,职级改革后,校长就有时间沉在学校里了。
  我省某中学校长也表示,校长不仅要管教育,还要处理各种各样的行政事务。“有时候大部分精力都耗在行政上,教育反而管得少了。”
  “校长摘了官帽就能办好事吗?一定会有效果吗?”对此,不少尚未实行职级化改革的中小学校长还有疑虑,虽然认同“摘官帽”,但对改革的效果感到并不明朗。
  记者从潍坊市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看到,该市曾对300名校长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小学校长参加会议的数量缩减了80%,而研究教学的时间由以前的刚过一半提高到了80%以上。这些校长每年人均听课达到了171节,教育的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
  “校长退出行政序列,可以潜心研究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今年两会期间,山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今年将着力突破中小学校长的“去行政化”,明年将扩大到全省17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