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翠萍老师在百花公园教太极拳。 见习记者 刘飞跃 摄
杨露禅
杨少侯
杨澄甫
太极、形意、八卦并称中国三大内家拳,目前来看,以太极拳发展最盛。杨氏太极拳是太极拳中非常重要的一派,从杨露禅创拳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杨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陈翠萍称,现在练的杨氏太极拳是上世纪30年代杨澄甫的定型拳架。
本报见习记者 刘飞跃
太极拳法如行云流水
11月7日,早上六点半,天刚蒙蒙亮,百花公园内一位身着红色太极服的老奶奶正在教授一群人打太极拳。他们大约有四十多人,既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有五六十岁的老人。
队伍前面教太极拳的,就是山东永年杨氏太极拳文化发展中心主任陈翠萍,她是杨氏太极拳名家扎西大师的入室弟子,杨氏太极第六代传人,这个组织在济南已有十几个杨氏太极拳辅导站,百花公园辅导站是其中的一个。
太极拳历史悠久,具体起源于何时已经无法考证,今人更多地认为太极拳传于武当张三丰。太极拳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太极拳在养生、健体、防身、治病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功效,因此也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太极拳门派众多,其中杨氏太极拳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支。杨氏太极拳从杨露禅传拳距今已近200年的历史,逐渐发展成为普及范围最广、练拳人数最多的太极拳门派。
“杨氏太极拳的特点是松静、柔和、缓慢均匀、中正安舒、舒展大方。行拳,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陈翠萍称。
据陈翠萍介绍,她们练的杨氏八十五势太极拳套路,是杨氏第三代传人杨澄甫的定型拳架,据说还有杨氏小架,活步大架,府内派太极拳等等。而根据传承人的不同,所传的拳架式也有些不同,但是它的拳理是相通的。
杨露禅三下陈家沟学拳
杨氏太极拳源于陈氏太极拳,由杨露禅所创,并在祖孙三代人对拳法、招式的不断改革中形成了今天流行的杨氏太极拳。
杨露禅是河北永年人,从小练习少林拳。由于家境贫寒,在家以挖煤为生,间为杂粮摊助理。永年县的太和堂是河南陈姓所开,一日有人到药店寻隙闹事,动起武来,药店掌柜手只一举,对方已跌至丈外,露禅目之惊奇,遂竭诚求教。方知陈家沟陈长兴精于此技,于是长途跋涉,投拜陈家沟。
于是就有了杨露禅三下陈家沟学拳的传说。杨露禅第一次学习了六年,回家后与人比试,竟然未打过没去学拳的人;第二次又去陈家沟学了六年,回家后又与人比试,打了个平手;第三次,又跟着学了6年,前后18年学成后一举成名。
后经世人演义,如民国初年的传奇小说《金蝉盗技》、宫白羽的《偷拳》和由此创作的电影《神丐》以及2013年热播的电影《太极1》和《太极2》,都是根据杨露禅的故事虚构创作的。
杨露禅在陈家沟习武成功之后,便回到河北永年县家乡以授拳为生,后他被人推荐去北京授徒。当时清廷亲王府想请一位武术教练,觉得杨露禅可以胜任。
当官的人想见识一下这个名声在外的“杨无敌”,但看到杨露禅软绵绵的,并没有传说中的那样神勇,觉得有些夸大其词。而且王府里面的武师也多,都想着跟他切磋切磋,结果都败下阵来。
就这样,杨露禅把太极拳从河南带到北京,并在实战中不断改革,简化高难度功架,使套路更为简单。后经子孙修改,定型而成杨氏太极拳。
“特别是杨澄甫,对杨氏太极拳的传播起了巨大作用。”陈翠萍说,他秉承乃祖乃父遗风,兢兢业业,温和笃实。继北平传拳之后,南下武汉、南京,赴广州,至沪杭,桃李满天下。
陈翠萍义务授拳20年
眼前的陈翠萍老师红光满面,慈眉善目,很难想象她已经72岁高龄了,更让人吃惊的是她年轻的时候身体很不好,就是因为坚持练习太极拳把身体练好了。
陈翠萍介绍,自己从小身体非常虚弱,不爱吃饭,经常感冒,患荨麻疹,整天头晕眼花,四十三岁就进入了更年期。又患有慢性气管炎、心脏供血不足、贫血、神经衰弱等病,经常打针吃药,不能正常上班。她有次去看中医,大夫说,你的身体太弱了,必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不能光靠吃药治病。
“上世纪80年代气功风行一时,我就开始学习导引养生功、太极拳。特别是跟随了济南武术名人张梅老师,在她的细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我的技术逐渐提高,并且爱上了太极拳。”
2000年她在青岛认识了“太极名家”扎西老师,2001年开始跟随扎西老师学拳,扎西老师希望杨氏拳能够在济南扎根。
2011年,在陈翠萍多方努力下,山东永年杨氏太极拳文化发展中心成立了,现在该中心已是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单位、段位考评点。
陈翠萍家人说,除了吃饭睡觉,她的生活中只剩太极拳。去年连续三个月,陈老师在家和西郊森林公园之间穿梭,每天早上六点去坐公交车,路上得两个半小时,回家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下午又要去教拳。
她说,从1994年开始义务教授太极拳,20年来传授的学生有四五千人,现在门下弟子47人,会员658人。
练太极须有名师指路
现在太极拳门派众多,练习太极拳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陈老师建议,练太极拳必须找一位好的老师,就是找一个明白的老师,否则效果不佳。
陈翠萍在《我与扎西恩师的太极缘》中写道,“可惜的是1995年张梅老师身患重病,我面临无师学拳的境地,很是苦闷。当时我很清楚,尽管自己的拳架受到了一些称赞,参赛也拿过一些奖项,但练的只是一个架子,太极拳的拳理、内涵却是知之不多。”
“当时觉得突然就失去了老师,练了这么久的太极拳,还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陈翠萍说,自己想了解一下太极拳的奥妙,一心想拜访名师学习。
以前老师教拳时总会说,一遍不忘两遍熟,三遍四遍见功夫,年轻人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练拳,但是练习太极拳贵在坚持,每天一至两次还是能够做到的。
对于有些人说练完太极拳膝盖疼痛的问题,陈翠萍说,主要是练法不正确。练杨氏拳膝盖不能太往前,膝盖要垂直于地面,或是与脚脖子保持一点坡度,一定要把劲沉到脚上,不能沉到膝盖上。架子高矮取决于腿脚的功夫,有些练习者在练拳的时候,一味追求架子矮,导致膝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所以会感到疼痛。
杨氏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汉族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发展创编的。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杨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目前国家体委正式公布的88式、24式以及在许多场合表演的,都是杨氏太极拳或由其演化而来。杨氏又派生出李氏、吴氏太极拳,在太极拳界执大旗地位。在全国八大太极拳门派中,源于永年的已占其五。
大师简介
陈翠萍,1943年2月生,山东菏泽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武术段位六段,中国武术协会会员,杨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山东省运动养生协会委员、杨氏太极拳辅导总站站长兼总教练。藏族太极拳大师扎西的入门弟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