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免费的蓝色泊位来了
路边泊位全免费还有多远?
2014年11月21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一个城市健康的停车泊位结构应该是这样的:以建筑配建停车场为主,路外公共停车场为辅,路内停车泊位为补充。而在我们的停车生活中,路边泊位似乎唱了主角。青岛交警部门为了缓解停车难,今年先后施划了近万个蓝色泊位。蓝色泊位免费、易停受欢迎,但停放限时有些不便,我们不禁要问,方便、免费的路边停车泊位离我们还有多远?
蓝色泊位受欢迎。
蓝色泊位为啥非得限时?
青岛市交警支队设施处副处长蒲东介绍,国际上免费停车泊位线都是蓝色的,青岛的蓝色泊位在允许停放的时间段内是免费的,超时停放属于违法停车,会受处罚。
蒲东说,蓝色泊位按时间段分为三种:一种是工作日的晚7时至次日早7时、周六周日全天。第二种允许全天停放,例如增城路西侧港湾段。第三种停车时间比较个性。例如:南京路西侧的太湖路至浦发银行段允许停车时间为早9时至17时;紫荆关路的正阳关路至临淮关路段西侧允许7时至17时停放,主要是解决周边学校社会车辆的停放问题;延安三路的东海路至香港中路双侧允许9时至17时停放,主要解决上班人员停放车辆问题。
“有车主向我们反映,晚上下班6点到家需要等一小时才能往蓝色泊位上停,早上8点出门,超出规定时间一小时,希望蓝色泊位在时间上更有弹性?”蒲东说,设置蓝色泊位是为了缓解停车难,但蓝色泊位并不能严格达到正规泊位的设置要求,如果蓝色泊位上的车辆不及时开走,会影响早晚高峰期车辆的通行,处罚也是迫不得已。
蓝色泊位为啥分布不均?
日前,有李沧区的市民反映,蓝色泊位免费停车这么好的事儿,为什么李沧区没有?
蒲东介绍,国庆假期期间,交警部门在青岛市区38条道路上设置了蓝色泊位。而从10月底开始又在62条道路上增设蓝色泊位约6500余个:市南有22条道路、市北33条道路(原市北区30条、原四方区3条)、李沧区7条道路。
“近期共增设免费蓝色泊位近万个,李沧区设置的蓝色泊位共有2000余个。”蒲东说,青岛交警设施部门已经在李沧区九水西路、滨河路、五指峰路等道路上完成蓝色泊位的施划,书院路和峰山路因为管道施工不具备条件暂时没有施划泊位,后续条件一旦满足,会尽快完成蓝色泊位的施划。
“为了方便市民停车,我们能划免费泊位的地方,想办法都划了。”蒲东说,划停车泊位的道路是有条件的,双向行驶的道路,要保证路面在8米以上,单行线要保障路宽在6米以上,剩下的地方能满足泊位的宽度才可以施划免费泊位,而且主路、干路和繁忙的次干路都不能划泊位。《青岛市停车场管理条例》中明文规定四种情况的路段不得施划道路停车泊位:占用消防通道的;设有燃气管道、光缆线路等地下设施的;已建成能够提供充足车位的公共停车场服务半径三百米内的;道路交叉口和学校出入口、公共交通站点以及距上述地点三十米内的。
离着免费停车还有多远?
“道路上的停车泊位只能说一种过渡。”蒲东说,一座城市解决停车问题,应该以建筑配建停车场为主,路外公共停车场为辅,路内停车泊位为补充。路边的停车泊位其实是一种缓解停车难的应急措施,而不是主要手段和途径。
青岛日益增加的机动车数量导致马路上越来越拥堵,停车难一直是车主投诉的热点。早在2006年,为了便于管理,青岛市公安、物价、建委三部门联合将部分市内道路上的免费泊位变更为收费泊位。此后,交警部门在新建小区周边道路施划的停车泊位都是免费泊位,而这些免费泊位受道路资源条件所限数量并不多,路边白色泊位大多数还是收费的。
2006年的改革让免费泊位变成了收费泊位,但8年过去了,这项措施似乎并没有根治青岛的停车难题,相反停车收费纠纷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山寨停车场出现,划个线、摆个停车收费的牌子就有人敢收停车费,这种粗放式的运营方式导致在过去的一年中,停车收费成为了青岛市物价局接到投诉最多领域。如何化解停车难?能否将原来收费的泊位免费向社会开放?路边停车全免费这条路还有多远?我们拭目以待。
规范停车有“金点子”
市民綦先生:停车难的一个方面是圈占公共资源乱收停车费的问题。建议政府部门成立一个停车问题治理监督部门,让市民停车遇到违法收费的情形,可以有一个举报的部门,举报之后,也有一个专门的部门给说法。市民举报无门,监管部门是哪个都不知道,停车乱象肯定还会继续。
市民小王:现在人人都有手机,将所有的收费停车泊位全部编号。将收费停车场编号,在停车场的标识牌上设置微信二维码。市民停车的时候,扫一下二维码,就知道停车场是否正规,有多少收费车位,收费车位的编号范围是多少,收费的价格标准是多少,这样就可以避免停车场信息和收费信息不公开,市民交了停车费还被贴罚单的情况。
市民白女士:有人说道路是公共资源,车主购车、用车、养车本来就交了众多税费,不应该再额外收费了。也有人说,道路是公共资源,有车的人免费停放,对于那些没有车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应该收费。能免费更好,但是收费的话,费用的去向应该更透明,费用的使用应该有益于合法停车设施的建设,来减少对公共资源的占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