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些被感恩人群的心里话
丝丝暖意唤起感恩之心
2014年11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感恩节,感恩的节日。这个充满温情的节日即将到来,细细感受身边的父母亲朋,仔细想想曾经的师友同事,丝丝暖意涌上心头。
  不管是法援律师、环保卫士、特教老师还是年迈的父母,都是应该感谢的对象。等真正走进他们,记者才发现,在他们心里,困难职工得到援助、学生自信地活着、儿女的反哺之情甚至自然和社会是他们最想感谢的。今天,以感恩节的名义,让我们细数那一颗颗感恩的心。

  本报记者 高倩倩 赵清华                     

法援律师 帮助是一种本能 感恩是人之常情
  陈静,山东辰静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也是目前济南唯一一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济南市总工会从事职工维权工作期间,她为职工提供法律服务1.5万余人次,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做专职律师后,仍然热心职工维权工作,定期到市总工会法律援助中心开展义务法律咨询,为困难职工提供法律援助。
  虽然很多时候帮职工维权都是免费的,但陈静觉得值。受援职工一句感谢的话、一件帮孩子织的小毛衣、两条活鱼都能让她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快乐。其实,陈静在帮助困难职工维权的时候,从没想过要得到什么回报,“我只是本能想帮助他们,出自法律人的责任。”
  谈到感恩节,陈静说,收到朋友和帮助过的员工的感恩的短信才知道原来这一天是感恩节。对于“感恩”,陈静坦言,对于帮助过自己的人自然会怀有感恩之心。当受援职工拉着陈静的手,热泪盈眶连声说着感谢的话语时,她感受到了用钱买不来的快乐,“我很享受这种感觉,每到这个时候才感觉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从接手的第一个案子,到如今接手过的数不清的案子,陈静对每一件案子、每一个当事人都记得很清楚,这都是因为她把案子放在心上。“其实,我对来寻求帮助的职工们也是怀有感恩之心的。”陈静说,通过个案积累才促成了法律事业整体发展,对于她本人来说,也是一个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
环保卫士 感恩自然和社会呵护 感恩的心也是责任
  王征是山东省青少年绿色联盟主席,已在环保路上走过16个年头,还将坚持走下去,她是大家都口口称赞的“环保卫士”。
  “我们最应该感恩的就是大自然,它赋予我们空气、水源等,让我们可以生存和生活。”王征说,目前人们对大自然的回馈多是过度砍伐和开采,导致很多物种灭绝,人们应该以一颗感恩的心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王征一直致力于打造公益环保平台。“整合这个平台也是身边的人在倒推着我去做。”王征说,在多年的环保工作中,身边人对环保事业的热爱让她感动。16年的环保工作,能坚持到今天也是靠着身边人的支持。
  去年植树节前,她曾组织过一次环保“快闪”活动,选歌、填词、编舞都是一位老师无偿帮忙操作的。活动当天,很多学生都是早晨6点就从长清、章丘等地赶来济南市区准时参加,现场录像也是一家影视公司免费拍摄并制作完成的。王征说,每次组织活动,很多志愿者都直接要求“只要告诉我该做什么就行”,身边每一个人都是在不计回报地付出,这都让她感动。
  “公益和感恩的力量是无限的,只要有人在做,就会有人去模仿,就会产生更多的带动力量。”王征说,现在不管是公众、企业还是政府部门,大家做公益、爱自然的社会责任感在增长,正能量也越聚越多。
  一些大学生或是小学生的志愿者群体都会热心地参与到这个公益组织中来。“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句简单的话语都是他们表达感恩自然的方式,可能看上去单纯幼稚,但我们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去接受,呵护一颗感恩的心也是责任。”

特教教师 学生自尊自信地生存就是最大的感恩
  宋可祝是德州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导处主任,从1995年走向工作岗位到现在已有19个年头。与普通老师不同,他面对的学生多是有视力或听力障碍的孩子。“我们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没太大区别,他们只是需要更多耐心和坚持。”在宋可祝看来,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感恩节就要到了,宋可祝说,他的学生表达可能更简单,一句简单的感谢、一个自制的手工品都会让自己很欣慰,在他看来,学生能自尊自信地生存就是最大的感恩。
  今年年初,宋可祝开始带聋康实验班,主要针对听力残疾的学生,班上的9个孩子都是学龄前儿童,平均年龄五六岁。除了平时集中上课外,每天还要给一个孩子安排一节个训课程。宋可祝说,班上的童童(化名)是德州陵县的一名听力障碍儿童,两岁时还说不出完整的词语,家长也没太当回事儿。等孩子3岁时还不会说话,家长才着急带着孩子四处求医问药,可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今年年初,5岁的童童被送进了德州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多方联系志愿者,帮孩子配了助听器,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目前孩子的听力已经到了识别阶段,还会说“爸爸”、“妈妈”等简单的词汇。“他父母听到孩子说话都激动地掉眼泪。”宋可祝说,孩子的点滴进步都是对老师的最大回馈。
  感恩节是西方的节日,老师们平时也都不太在乎,但孩子们却总会记得,“他们会在黑板上歪歪扭扭地写几句感恩的话,有时也会在讲桌上放上他们做的小手工。”宋可祝说,看到这些心里也会暖暖的,“我不可能培养出很多大学生,我教出的学生能自尊自信地生存就是最大的感恩。”宋可祝说,这些年自己的最大收获,就是用耐心和坚持,让孩子们都能自尊自信地生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