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苹果”也能卖出高价钱
2014年11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秦雪丽

  在民间有句俗语“霜降之后的苹果最好吃”,然而现实却是,霜降之后还长在树上的苹果却并不多,因为利益的驱使,苹果往往还未达到最佳成熟度便被摘下,在市场上待价而沽,其实,从长远来看,摘得晚并非就不能卖高价(详见本报今日C08版报道)。
  目前,无论进苹果产区的哪一家苹果交易市场,都显得有些冷清,受价格高等因素影响,相较往年,今年的苹果上市季又缩短了一些。现在即使有刚下树的苹果,果贩子也大都因为苹果“太丑”不敢收购。
  作为烟台的特色水果,烟台苹果凭借良好的品质和口感在全国甚至世界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一些果农变得有些急迫,苹果的采摘期也越来越提前。“现在的苹果摘得确实有点早,其实再等等更好吃。”栖霞当地一位果农介绍,11月下旬的苹果口感最佳,最能代表烟台苹果的品质,但目前11月上旬的时候,大家基本都把苹果摘完了。
  在近日召开的苗木会上,苗木商家们都把“上色快”、“上市早”等词汇作为苹果苗木的一大卖点进行大力推销,从中可见人们对苹果“早熟”的热衷度。据了解,每年“十一”长假的时候,都是苹果摘袋的季节。也有不少果农会选择提前摘袋上色,因为抢先上市,价格较高,在获得理想收入的同时,也能避免苹果生长期长而带来的潜在隐患。比如,受风吹雨打影响苹果受损,或者表光不好价格低、果贩子不收等难题。
  果农抢市场无可厚非,种果树本身就是为了赚钱,但如何保证经济效益与最佳口感的共存是个问题。据了解,目前,一些年轻的果农,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顺应苹果的成熟季,待糖度积累到一定程度,再进行采摘。“尽管表光不太好,但口感绝对佳。”并凭此做出了自己的特色,苹果售价很高。
  然而,要想保证烟台苹果的地道纯粹口感,单凭几个果农的单打独斗解决不了问题,这需要多方的合力,需要果农的“心平气和”,扭转之前的观念;需要市场的认可和销售渠道的畅通,哪怕上市晚,脚跟依然站得稳;更需要地方政府的推广宣传及引导扶持,这样无论是果农还是果商们,心里才更有底气,烟台苹果才能从心里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