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沪港通报告会不见不散
沪港通成交回暖,香港离岸人民币交易活跃
2014年11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南11月24日讯(记者 刘相华) 由本报和港交所联合主办的沪港通投资报告会,25日下午2点在山东大厦山东会堂准时开幕。本次报告会得到了广大投资者热情回应,连日来报名人数不断增加,截至目前已超过1300人。
  本次报告会是港交所首次走进山东举办的大型专题报告会,也是山东证券业市场的一次投资盛会。主讲嘉宾为港交所高级副总裁王峰、港交所华东区代表石晨光博士。两位嘉宾将围绕香港证券市场特点及沪港通交易两大主题,为投资者解疑答惑。
  “沪港通开通一周以来运作正常,总体平稳有序,实现了预期目标。”这是中国证监会对沪港通首周表现的评价。而在香港,有参与沪港通的业内人士表示,沪港通开通第一周成交情况与之前市场预期有较大差距,但认为沪港通后市前景仍可乐观。
  香港银行公会主席和广北表示,沪港通启动第一周交易量偏少可能与目前市场气氛有关。他指出,实际上港股早前已经积累了一定升幅,最近有获利盘借沪港通启动利好回吐,削弱了投资气氛。
  和广北还表示,香港金管局撤销港人兑换人民币的上限,令香港离岸人民币交易转趋活跃,将可促使近期在港发售零售国债的认购情况更为活跃。他同时指出,人民币在岸及离岸价格在短期内会因为市场分割产生差距,但长远看两者间的差距会收窄。
  “沪港通将完善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自我流转的良性循环,料离岸融资活动将促使各类离岸人民币投资产品涌现,从而推动人民币资产管理业务的不断完善,并催化更多人民币金融产品。“中银香港发展规划部副总经理鄂志寰表示。
  据报道,沪港通开通的同时,香港居民每人每日2万元人民币兑换上限亦同时松绑。适逢零售国债发行,为了吸引客户,几乎所有银行都争相推出优惠招揽投资者。事实上,市场对人民币的投资意愿十分高涨。不少银行均透露,2万元兑换上限松绑后的交易日,个人客户兑换人民币的每日平均金额均以倍数急升,更不乏大额兑换。如中银香港便透露,有客户兑换700万元人民币计划投资于沪港通;更有客户兑换1000万元人民币,计划投资于人民币存款产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