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美术老师变身民艺达人
两味中药制“毛猴”作品《花果山》
2014年11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每一个细节都要加固。
  采摘,丰收的喜悦。
  水中嬉戏,险些失足。
  《花果山》全景图。
     提到毛猴,很多人都会误以为是动物园里的一种猴子。其实,毛猴是一种用辛荑、蝉蜕两味中药制成的手工艺品。近日,章丘市道通实验学校美术教师张玉招变身民间艺术达人,耗时半年用数万只蝉蜕制作的全国最大“北京毛猴”作品《花果山》问世,一幅栩栩如生的群猴嬉乐图,引数人点赞。

本报记者 支倩倩
十年前,与毛猴结缘 通过网络自学传统民艺
  今年32岁的张玉招是章丘市道通实验学校的一名美术教师,自幼酷爱艺术,心灵手巧,尤擅手工制作,曾用蛋壳雕出《百福图》、《百龙图》等万千世界。十年前,张玉招通过网络得知“北京毛猴”的存在,并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不耽误教学的前提下,张玉招开始从网络上查阅大量关于“北京毛猴”的资料。
  据了解,北京毛猴又名“中国蝉蜕”,是北京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源自清代道光年间。是取蝉蜕的头做“毛猴”头,取玉兰花越冬的花骨朵儿即辛荑做“猴”身,用蝉蜕的爪子做毛猴的手和四肢,也就是说毛猴用两味药材才能做出来。然后,通过毛猴的各种肢体语言模拟人的动作和生活场景,反映市井生活。
  由于找不到老师,也买不到相关书籍,网络成为张玉招学习制作毛猴的唯一工具。通过多年的钻研,他终于掌握了用辛荑、蝉蜕制作毛猴的绝活。开始凭借手头仅有的材料,制作单个的毛猴。为了让这种民间艺术继续传承下去,2014年6月张玉招就下定决心要制作全国最大“北京毛猴”作品《花果山》供学生参考学习。

耗时半年,用数万只蝉蜕 国内最大“北京毛猴”作品《花果山》完成
  11月21日,记者在张玉招的工作室看到作品《花果山》,其高度为70cm、宽85cm、长120cm。作品中容纳了500只惟妙惟肖的小毛猴,使用了1000余件树、石等道具。作品包含大圣点兵、群猴练兵、戏水打闹、采摘收获、观泉赏景五个大的场景。据了解,该作品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北京毛猴”作品。
  “毛猴必须是纯手工制作,用料简单,工具也仅仅是剪刀、镊子等,上手很容易,形神兼备却很难。”张玉招说,来工作室参观的师生不少,经他稍加指导,粘出一个毛猴很容易,但把毛猴做“活”却不易。“就说采摘收获场景,得表现他们的喜悦。旁边的路人,有摇扇纳凉的,有荡秋千的,有手舞足蹈的,还有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这些动作、神态,都得传递出来,整个毛猴作品才能活起来。” 
  据了解,毛猴主要是用辛荑、蝉蜕两味中药制成的,辛荑就是玉兰花的花苞,可以从药店里买到,几元钱能买一大捧,可蝉蜕却没有现成的。“为了收集它我可没少费工夫。去年秋天多次钻树林,身上被树枝划破,遭受蚊虫叮咬等,有一次回来数了一下浑身有50多个疙瘩。”说罢,张玉招向记者展示起他的收集成果——一个塑料袋里装满了蝉蜕。张玉招说,作品《花果山》自6月份开始着手,11月中旬才完成,整个暑假都献给了毛猴,作品中的500只毛猴使用蝉蜕有数万只。

不为挣钱 旨在传承文化 希望自己的学生 都能掌握一门传统艺术
  采访中,有不少师生前来参观,大家纷纷称道《花果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作品。据了解,近几年来,张玉招做了不少蛋壳雕、糖画、根雕、泥塑等作品,基本上都留在了学校。当谈及是否会把《花果山》出售时,张玉招表示,做毛猴不是为了挣钱,只是希望能把民间的传统艺术传承下去。
  张玉招表示,现在看到很多孩子去辅导班学特长,但他们不一定真正喜欢,不喜欢是因为不了解。现在孩子缺少的是全方位感受,作为一名老师,希望自己能多了解一些传统艺术,传递给同学们,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掌握一到两门的传统艺术,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将来成为他们的一分精神寄托。
  “制作《花果山》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和麻烦,不过如今好多学生听说我的《花果山》完工了,都兴致勃勃地跑来看,看着孩子们那关注的眼神和开心的笑容,觉得自己受再多的累也是值得的。”张玉招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张玉招正在策划用蛋雕雕出《水浒传》里的一百单八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