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河岸边楷模香
2014年11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周长富
  “楷(kai)模”是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语,其意为“榜样”或“模范”。这个词在汉语中出现得比较早,《后汉书·卢植传》中就有“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句。
  据说,“楷(kai)模”一词源于两种很稀有的树种。
  “楷”指楷(jie)树,生于孔子墓前,干直枝疏不屈不挠,木质柔韧木纹如丝,百虫不侵,久藏不腐,因其质异而被誉为百树之典范;“模”指模树,最早生长在周公的墓旁,春天青翠碧绿,夏季赤红如血,秋日变白,冬日变黑,因其色泽纯正,“不染尘俗”而成为百树之榜样。这两种树分别称之为“楷”(jie)和“模”,又因生长在千古圣贤的墓前,所以,人们以树喻人,就把人的模范行为称之为“楷模”。
  今天,世人在常用“楷模”一词时,一定更想一睹“楷(jie)”、“模”之风采。作为如此稀有经典的树,如今确实很稀少了,全国现有楷树不到四十棵,近三十棵生长在大汶河南岸宁阳县鹤山乡泗皋村的颜林里。《颜氏家谱》记载:“金朝末年,颜回五十二代孙颜仙、颜俊、颜和徙居宁阳泗皋村,五十四代孙泰安州太平镇巡检颜伟于至元12年(1275年)奉敕监修泗皋祖庙。”颜林,作为颜氏家林,与颜子庙同期修建,为颜回五十二代孙颜仙、颜俊、颜和三支移居泗皋村后历代子孙墓茔集中处,颜林中的楷树和其他稀有树种系颜林初建时朝廷所赐。泗皋村与孔子故里曲阜相距不到百里,当时也算是楷树返还老家适得其所吧。
  在肥城市孙伯乡境内云蒙山白衣庵的东南方五六十米鬼谷峪的一处悬崖旁,有三株干径二十多厘米的奇树并排傲然屹立于悬崖上部,下面的悬崖上醒目地写着“千年楷模”。这三棵树就是与楷树共享奇名的模树!模树的树干呈灰黄色,与楷树相比,更增添了些玉树临风的神采,其叶子狭长,与柳叶相似,只是颜色呈黄绿色,更具娇嫩和灵异之气。更令人欣喜的是,下面沟底竟然还有几棵小树正茁壮成长,虽隐含在其他树木之间,但站在崖上还是能一目了然。此地在大汶河北岸数里处,与南岸泗皋村颜林相距只有十几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