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旧事
——烙煎饼(一)
2014年11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田文阁      

  旧时,庄户人家说媳妇,总要先打听一下姑娘家的针钱、饭食怎么样。针线,说的是针线活;饭食,就是煎饼烙的孬好。老人说,那个年代,女孩子到了十二三岁,娘就手把手地教烙煎饼,生怕烙孬了,不好说婆家。
  烙煎饼,简单又复杂。说简单,指工具,石碾、石磨、鏊子、油搭拉、舀勺、煎饼齿子等,都些简单用具。说复杂,指烙煎饼忙乎人。这大体分三步:
  推“糊子”:把地瓜干冲洗后放到碾上,反复压成碎片,叫“推碾”。然后倒进大瓦盆,用水泡透,磨成湿面团一样的“糊子”,叫“推磨”。后来,有了机器磨面坊,地瓜干磨成面粉,就不用推“糊子”了,把地瓜面在盆里用水和好,倒进铺着粗布的筛子,把粗布裹起来控水,最后压上一块石头,挤出多余的水。
  煎饼,分甜的跟酸的。磨好的“糊子”接着烙,就是甜的。“糊子”发酵了再烙,就是酸的了。旧时,家家人口多,当娘的家里家外忙,一盆“糊子”往往甜的烙成了酸的,最末的特酸,吃几口就倒牙。
  支鏊子:旧时乡村,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三条腿的鏊子几乎家家必备。鏊子,生铁铸的,圆形,当中凸起,像面铜锣,只是大了好多,直径约80公分,上面光滑,周边是向下卷的沿,约两指宽,沿上均匀伸出三条腿。小时猜谜语――“远看象个鳖,近看是块铁,上面起泡泡,下边流着血”,说的就是鏊子。鏊子和地面间的空,烧火的,这叫“爬鏊子”。爬鏊子,活得一个人干,既得滚“糊子”,还要不时续草,两手一刹也空不下来。还有一种叫“鏊炉”,支个锅台,把锅换成鏊子,一人烧火,一人烙煎饼,两人说说话,逗逗乐,就轻快多了。
  鏊子多支在“锅屋”,用麦瓤或玉豆裤子生火,烧热后,用老粗布缝的、巴掌大、四四方方的“油搭拉”蘸点油,蹭几遍,鏊子瞬间就有了耀眼的亮,这是防“糊子”沾鏊子。
  煎饼齿子,木头的,分长短。短的,大小像没把的菜刀;长的,酷似老式刮胡刀。
  烙(摊)煎饼:从瓦盆挖出一捧“糊子”,掂几掂,拍打几下,团成足球大小,捧到烧热的鏊子上,双手抱住,逆时针从边向里滚,白色的热气一下子腾起来,“哧哧”的出声。骨碌“糊子”,不能过快或太慢。快了,粘不到鏊子上,花花搭搭的;慢了,烙出的煎饼太厚,难咬难吃。等滚到中心,右手腕一转,左手一接,剩下的“糊子球”就蹾回瓦盆。紧接着,拿起短煎饼齿子,撩水撸湿,一手握紧,一手按住,将煎饼上的疙瘩瘤子刮开、抹平。这时,煎饼已熟了,边开始翘,两手捏住,左一揭,右一掀,左右同时用力,顺势往身边一带,一张香喷喷的煎饼就落在高梁杆编的盖顶上――这是地瓜面的,叫“烙煎饼”。
  烙好的煎饼,多是当晚叠起来,放在大瓦盆里,再用干净的粗布盖上。吃时,撒一点水就透,就能软软地卷起来,再夹上一些小菜,生熟不限,一棵大葱、几根香椿,抹上家里撕的豆瓣酱,更有滋味。
  如果是小麦、高梁面的“糊子”,就不用推碾了,泡水后用磨成“糊子”,使舀勺将面糊倒在鏊子上,用长煎饼齿子从内往外转环摊平,再沿着边铲起来后揭。手艺好的,直接揭,这得眼疾手快,忙而不乱。
  生产队时,一口人全年就分十斤八斤麦子,细粮,得留着过年,亲戚娶媳妇得“送大饭”。我在1981年上大学前,这麦子面煎饼,不用说吃,见也没见过。
  即日起,日照著名学者田文阁先生的作品《老家日照·海边旧事》陆续在本报刊发。限于篇幅,本报将采用连载的形式予以刊发。
  田文阁,日照市涛雒人,著名学者、日照市太阳文化研究会监事长、《日照企业文化》杂志副总编。自1998年以来,田文阁先生用心搜集日照的人文历史,并以随笔方式进行记录,著有《老家日照》等作品,深受读者欢迎。
  此次在本报刊发的《老家日照·海边旧事》,所有文章均采用白描的手法,推虾皮、烙煎饼、压水井、老油坊等老日照人所熟悉的生活场景被一一呈现。文中所展现的这些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活场景,是那一辈人独有的记忆。

开栏的话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