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散十几名爱好者发展到几百名成员——
走进校园、走出国门的空竹协会
2014年12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很多孩子也喜欢上了抖空竹。
   协会会员在表演抖空竹。
     本报记者 孟杰 通讯员 毛立民

  因为共同的爱好,他们走到了一起,从最初零散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几百人,从2007年的古槐民生艺术团空竹分团到申请注册空竹协会。2岁的娃娃、80多岁的老人,这只空竹队伍已经在济宁走过了7个春秋。
  2011年,空竹协会去韩国交流,获得了韩国友人的一致称赞。现在,协会又走进校园,发扬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找寻着传承下去的有效方式。目前,任城区空竹协会已经在5所学校设立教授点,协会成员手把手地教学校的孩子们学习这项极具中国特色的体育项目。
走出国门,韩国友人齐点赞
  2011年7月份,任城区空竹协会接到大中原空竹联谊会的邀请,去韩国参加联谊会,把中国的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给韩国友人。接到邀请后,协会16名技术精湛的成员临时组队,每天一起磨合、排练。紧张训练了一个多月后,赶赴韩国首尔,为韩国友人奉上了一份视觉盛宴。
  “当时一起去韩国演出的有来自山东、江苏、河南和河北的几只队伍,我们只有6分钟的表演时间。”一同前往韩国的孟强说,为了能够在短短6分钟内展示精湛技艺,他们分别表演了舞中国龙、个人绝技亮相和叠罗汉。“演出非常成功,表演的过程中,掌声从来没有间断过。”孟强说,在韩国的6天里,济宁空竹协会的几名成员不仅展示了自己,与其他地区的空竹爱好者进行了学习和交流,还将中国的这项特殊体育运动和精神传播了出去。
  现任协会会长的孟强于2009年与空竹结缘,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空竹早就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2008年,孟强患了胃癌,手术和化疗后便在家休息。每天散步、慢走,让孟强觉得生活有些乏味,直到有一天他在公园里看到有位老人在抖空竹。“当时我都不知道这个东西叫什么名字,看着别人玩得挺好,就随便问了问。”孟强说,与空竹的结缘非常偶然,自己在家练了一个星期觉得还不错,就主动融入了抖空竹的大集体,一玩就是五六年,还当上了协会的会长。
走进校园,从小培养接班人
  孟强说,空竹作为一项综合性运动,可以活络身体的各个部位,具有集慢跑、羽毛球、游泳等多项运动于一身的特点,“空竹不仅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还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受到全民的喜爱和传承。”2年前,孟强去参加全国性的空竹研讨会,就曾讨论过关于空竹的生存空间和传承的问题。现在,经过空竹协会全体成员的努力,济宁市已经有5所学校有了空竹学习的专门课程。
  明珠小学是最早接触到空竹的学校,学校里的60名空竹小能手还曾参加过山东省全民健身运动会的闭幕式,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孟强说,当时听说明珠小学的部分学生有空竹基础,就想在学校试点业务教授抖空竹的技法,没想到想法与学校的负责人一拍即合,拉开了济宁地区空竹进校园的序幕。在中国保定国际空竹文化艺术节上,明珠小学的一名学生还获得了高技能技术比赛的第二名。
  南池小学也是开展空竹教学较早的学校之一,从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三年级,学校的空竹社团人数越来越多,得到了很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我现在主要是负责南池小学的空竹教学,每周一三五,学校都会专门安排出一节课的时间供学生学习。”孟强说,协会成员现在采取就近教学的方式。“学习空竹的最佳年龄是10岁左右,抖空竹可以训练孩子的反应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还可以让孩子通过控制手中的空竹来锻炼自己的自制力。”孟强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抖空竹的传播和传承上来,把中国的这项体育运动发扬光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