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晚报20年的不解情缘
82岁老人售报20多年,一年四季风雨无阻
2014年12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又一位客人来买报纸了。 本报记者 王开元 摄
   本报记者 王开元
  11月底,气温逼近零下。行人们都神色匆匆,不愿在室外多待一秒。然而,在兴安街与振兴路的交叉路口,一位82岁的老人在这样的寒风下,仍然每天坚持3点起床,开始他的卖报生活。而这样的生活,他已经维持了20多年。
82岁老人守着报摊,一卖就是20年
  30日早晨,天气雾蒙蒙的,由于昨天下雨的原因,明显感觉室外温度接近零下,还伴随着让人瑟瑟发抖的冷风。在兴安街与振兴路的交叉路口,记者从远处看到了今年已经有82岁高龄的韩帮启老人。记者远远看到老人把手缩到衣袖里,来回踱着步子,旁边放着老人平时用来拉报纸的电动三轮车和临时用马札简易搭建起来的报摊。
  从交谈中,记者明显感觉老人的听力不太好。说到这个,韩帮启老人尴尬地笑了笑,“我去年的时候耳朵还不聋,今年就不行了,平时人家说话我都听不太清,从嘴型能知道人家大概说什么意思。”在采访中,有位路人来买《齐鲁晚报》,韩帮启老人却错拿成了另一种报纸,当弄清楚之后,老人不停地向那位路人道歉,嘴里说“不好意思小伙子,大爷耳朵有点聋了”。
  记者在路边,跟大爷一起卖了会报,大爷也聊了下他每天的生活状态。韩大爷告诉记者:“说起来我跟《齐鲁晚报》结缘已经有20多年了,虽然每天的日子很辛但也苦简单而幸福。每天早上3点起床,洗刷之后4:22出门去发行处领报纸,5:00左右在家休息一会,整理好领回来的报纸,把客户订报发给对方以后,7:30就在兴安街支起自己的报摊了。”
一年四季,只给自己放7天假
  大爷告诉记者,他的报摊上总共有8种报纸,以《齐鲁晚报》为主,来往的人也多是买《齐鲁晚报》。今年已经82岁高龄的韩大爷,明显的鬓角发白,家里人都觉得韩大爷虽然身体还算硬朗,但年龄那么大了,再加上天气太冷,老伴和儿子都劝他不要干了。韩大爷说:“我都干了20年了,让我一下放下其实我也舍不得,我对《齐鲁晚报》也已经有了很深厚的感情,我就觉得我想干,我自己还能继续干。”
  一年四季,只有7天韩大爷是休息的,那是韩大爷给自己放的个小年假。韩大爷说,“报纸只有那几天不发行,一年到头,只要有报纸,我就要对客户负责,何况自己也真是把这些报纸当我自己孩子看待,那几天也算是给我放个小假,休息休息了。”
  周围商户告诉记者,韩大爷在这里摆摊已经很久了,具体多久他们也不知道。只知道自从他们在这开店,韩大爷就在这里,周围的商家换了一拨又一拨,但是唯一没变的是韩大爷,无论刮风下雨,韩大爷都在这儿卖报纸。店主张先生告诉记者:“韩大爷给我们的就是精神食粮。”
“就算下雨,也不能 缺了顾客的报纸”
  采访期间,记者问:“大爷,你吃饭了么?”此时记者看了看表,时间已经接近中午11点。大爷说:“孩子你看这是什么?”说着,大爷走到用来每天运送报纸的电动三轮车旁,小心翼翼地用手扒开一层厚厚的报纸,下面露出来一个保温桶。大爷告诉记者:“这是我从家里自己带的饭,现在早饭还没吃,根本没时间吃早饭。如果这里吃早饭,路过的人看到报摊前没有人就直接走了,这样报纸就卖不出去。我现在都是先卖报纸,等到报纸卖的差不多的时候,再吃早饭,这样报纸卖得也快,人家想买报纸的也买得到。”
  记者看到,大爷的双手因为长时间站在室外的原因已经冻得有些发紫。在跟韩大爷接触的几个小时里,记者很少看到大爷坐下来。每当有买报纸的客人,大爷总是很随和,脸上挂着笑容,跟客人说些家常。
  “下雨天,你怎么办,还会来卖报纸么?”记者问道。韩大爷斩钉截铁地说:“当然会来!像平常的时候,报纸差不多11点左右就能卖掉一大半,但遇到下雨天就得到天黑了。即使下雨了,我也不能走啊,我不愿缺了顾客订的报纸,下雨的时候就把报摊挪到路口的胡同里。卖了20多年报纸了,有很多老客户都十分照顾我生意,他们当中很多人有读报习惯,既然他们从我这儿拿报纸,就是下雨了,我也得让他们能找到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