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冷热
2014年12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上周末的一场考试着实戳中了媒体的兴奋点:11月30日,2015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举行,全国共有140余万人通过报名资格审查。虽然招考人数刷新历史新高,但报名人数和平均竞争比都创下近年来新低。“一升两降”的形势似乎在昭示——“国考”终于降温了。
  □王昱

  《人民日报》一篇题为《国考降温不是坏事》的短评,将这一现象与国家正在推行的反腐廉政建设联系了起来:“一方面,国家以简政放权、政策扶持等方式,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环境,吸引着更多人才加入创业大军;另一方面,随着作风建设久久为功、肃贪反腐持之以恒,权力日益在阳光下运行,破灭了一些人‘权力通吃’的从政幻想。国考降温,表明更多年轻人将公务员视为一种普通职业,这在理念上是一种进步。”
  “金饭碗”的褪色有赖于反腐行动的助力,对于这个逻辑链条,《中国青年报》拿出了自家舆情检测室的统计结果,试图“用数据说话”,《73.6%网民点赞国考降温》一文中报道说:“有51.6%网民认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高压反腐’是国考降温的重要原因。‘反腐’等相关关键词词频为976次。”
  不过,既然将舆论空间交给了网络,对于“国考降温”的态度当然不会只有点赞。中国江西网的大江时评就指出,国考今年的“降温”其实更多是门槛提高所致,并提醒了国人一个已经被重复过多遍的现实:“追求职位稳定和有保障的生活在现阶段还是很多人的共同目标,因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完善,养老金的双轨制和其他社会保障更显公务员这个职业的稳定性和优势。”
  质疑“国考降温”不过是海市蜃楼的,其实并非只有民间写手。早在国考当天,光明网就打预防针似的以“光明网评论员”署名连连发问:“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结构深度调整的语境下,公务员职位的溢价效应依然明显。这个时候,国考怎么可能会降温?”“90后人群正成为国考主力军,他们在职业选择与人生规划上,更为个性、更为理性。于此背景下,仍有140万人报名国考,这究竟算“降温”还是热度未减?”
  值得注意的是,该篇评论还特意点出了另一个当下的敏感问题:“少数舆论将‘国考降温’与‘反腐升温’、‘官不聊生’等命题关联起来,要么借此抒发公职人员待遇低、压力大等牢骚,要么倒逼制度设计对‘腐败也是生产力’等恶黑逻辑睁只眼闭只眼——这恐怕比国考温度之争更值得深思。”
  在光明网的“苦口良言”出现不久后,《新京报》也在其网络版专栏中提出了“国考遇冷,‘铁饭碗’还吃香吗?”的问题,该文很多用词与光明网的文章“撞车”,只不过表现出的语义与前文刚好相反:“从总体上看,基层公务员虽然经常‘五加二’、‘白加黑’地加班加点工作,但近年来工资收入与社会平均工资的比重却一直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公务员报考人数下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国考到底还热不热,这个问题已有些争不清了,不过,也有人独辟蹊径,比如《羊城晚报》刊发的《国考“双降一升”多少疑问待解》一文,就是从“一升”看出了与眼下风气不符的“槽点”:“在简政放权的背景下,很多行政审批项目要么被取消,要么被下放,应该说公务员的总体工作量比以前少了。然而,这次招录人数却比去年还增多了,这究竟是何原因?”“每年要招录多少新公务员的依据是什么,依据是否合理?”
  的确,不管“国考”本身降没降温,从它引发的一系列“不淡定”看来,扯上“官”字儿时的舆论温度显然还没有降下来。舆论尚且不“心静”,国考想要“自然凉”,怕也不是容易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