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动真”“动硬”
我省通报38家电梯“问题单位”
2014年12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质量技术专家正在检查电梯导轨间距,这是影响电梯安全的关键因素。据专家介绍,由于公众对电梯使用知识了解不多,生活中很多使用不当的行为也导致电梯出现故障。如即开即停、冲撞梯门、多次重复按压按键,等待时间过长,超载等。 本报记者 马绍栋 摄
     省质监局今天公开通报了38家电梯使用、安装、维保及检验的电梯“问题单位”。截至10月底,全省共监督抽查电梯858台,发现存在各类不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问题的电梯316台。专家表示,电梯是一个机电类特殊设备,影响其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由于安装修理、使用管理、维护保养等缺失或不到位都可能引发电梯故障。

本报记者 马绍栋 
38家电梯“问题单位”被通报
  根据通报,截至10月底,共监督抽查全省16市的110家电梯使用单位、137家电梯维保单位、61家电梯安装(修理)单位和16家电梯检验机构,共监督抽查电梯858台,发现存在不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问题的电梯316台。其中监督抽查电梯使用单位110家,抽查其使用管理的在用电梯401台,发现存在问题的使用单位48家,存在不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问题的电梯73台;监督抽查电梯维保单位137家,抽查其承保的在用电梯498台,发现存在问题的维保单位72家,发现不符合电梯维保安全技术规范问题的电梯154台。
  同时,监督抽查61家电梯安装(修理)单位,抽查已完成安装(修理)的电梯162台,发现存在问题的安装(修理)单位27家,发现不符合电梯安装(修理)安全技术规范问题的电梯59台;监督抽查16家市级电梯检验机构负责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7日内的电梯共360台,发现127台电梯达不到检验工作质量要求。
  此外,会议还通报了38家监督抽查发现存在严重问题单位,具体涉及11家电梯使用单位:远雄物业(上海)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齐鲁石化分公司、聊城市开发区仁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济宁如家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济宁盛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东营新邦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蓝天小区服务中心、威海韩乐坊洗浴会馆有限公司、长城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青岛京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潍坊市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德州凯元温泉度假村有限公司。
  公开通报存在严重问题的15家电梯维保单位是:淄博盛鑫升降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威海市中外电梯工程有限公司、济南国菱电梯有限公司、聊城康盛电梯有限公司、威海建安电梯工程有限公司、威海乘自达电梯有限公司、威海家田和谐电梯有限公司、东营恒信电梯有限公司、山东永信安装有限公司、聊城市龙升电梯有限公司、淄博工布工贸有限公司、山东通力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山东奥德堡电梯有限责任公司、威海嘉辰楼宇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公开通报存在严重问题的9家电梯安装(修理)单位是:临沂通升天地经贸有限责任公司、济南燕鲁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济宁顺达电梯有限公司、沈阳三洋电梯有限公司安装分公司、溧阳双菱电梯工程有限公司、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上海欣达电梯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富士达电梯安装有限公司、许昌德瑞电梯有限公司。
  公开通报存在严重问题的3家电梯检验机构是: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莱芜分院、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临沂分院、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淄博分院。

全环节抽查全国首家,政府全额掏钱
  “今年局里拿出200万的专项经费来做这次电梯监督抽查,完全不增加企业负担。”省质监局副局长张闽生介绍说,正常情况下电梯检验一是靠企业自律,再就是检验机构按法律要求定期检验。此次增加了定检以外的监督抽查,而且过去检一次多少钱要给企业收费,而这次抽查出于对公众电梯安全的考虑,政府掏钱加大了监管力度。
  那么这次监督抽查的力度到底有多大?省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处长孟祥京告诉记者,由于涉及环节较多,山东此次从电梯使用、安装、维保、检验全环节进行监督抽查,而且全面公开通报问题单位,这种力度在全国尚属首次。
  从监督抽查结果来看,电梯使用单位有的未配备持证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有的未与具备相应资格的单位签订日常维保合同,有的电梯超期未检验;维保单位有的维保质量管理不严,维保的电梯紧急救援装置失效、紧急报警装置失效;安装(修理)单位有的安装的电梯紧急操作失效,有的电梯井道内的安全距离不符合标准等。
  “之所以如此大规模监督抽查并进行公开通报,就是为了加强电梯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隐患,切实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孟祥京表示,总体来看,我省多年来电梯运行安全态势持续平稳良好,但通过抽查也发现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公开通报有利于推动全省广大电梯生产单位、使用管理单位、维保单位和检验机构从监督抽查发现的问题中吸取教训,纠正不足,更加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而且可以引导包括普通乘客在内的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关心电梯安全。此外,这样做还可以督促质监系统更加严格依法履行电梯安全监管职责,不断提升电梯安全监管的实效性,更好地保障电梯运行安全。

全面严管不护短 三检验机构上“黑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开通报还指向了质监系统电梯检验机构本身,包括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莱芜分院、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临沂分院、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淄博分院三家单位“上黑榜”,被通报“存在严重问题”,可谓名副其实的“自我革命”。
  记者了解到,这3家检验机构的问题主要是:有的检验人员对电梯制造缺陷未能及时发现;有的检验机构执行电梯检验规程不严格,未按照电梯检验规程修改单的内容出具检验报告。

公开通报将 常态化、制度化
  “这次通报的规模如此之大,不少被通报单位觉得通报出来影响形象,但省局的态度非常坚决,这种有利于电梯安全质量提高,有利于老百姓的事就必须做。”孟祥京表示,因为电梯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的确,电梯安全正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截至目前,全省电梯保有量为16.8万台,且每年以28.8%的速度猛增。全省特种设备生产单位6202家,其中电梯制造、安装、改造、修理单位持证数量507张,在我省从事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的单位560家。全省电梯使用单位22479家,从事电梯检验的机构19家。由于电梯数量的急剧增长,加之安全管理、维护保养不到位以及乘客使用不当等诸多原因导致电梯故障时常发生,有关电梯卡人、停运、坠落等新闻屡屡见诸报端。
  张超超副省长在近期全省安全生产会议上提出,抓安全生产要“真认真、真较真、真落实、真追究”。省质监局坚决落实有关要求,对此次监督抽查发现的问题要求各级质监部门及时依法予以查处整改。对需要限期改正的,要及时发出安全监察指令,提出明确要求;需要停用整改的,依法责令停止使用;需要立案调查的,由专职执法机构及时立案。通过依法查处整改,真正督促相关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增强监督抽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实效性。
  “电梯安全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对质监部门来说这种监督抽查和公开通报将常态化,每年至少1-2次。”张闽生表示,将进一步明确监督抽查的具体范围、项目、程序与工作要求,推动各项工作制度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