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医刘庆民:先看后付、电话24小时开机的规矩不会变
“为大家累点,这种辛苦值得”
2014年12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庆民不时接到村民的求诊电话。    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本报记者 李倩     

  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乡医刘庆民35年坚持先看病后付费,即使身患膀胱癌也没张口向村民要过账。他的事迹被报道后,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但刘庆民对待病人的态度始终没有变,“先看病后付费,电话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这两条规矩是我立下的,即使孩子接班也不能变。”得知自己获奖后,刘庆民难掩激动,“这条路我走对了,虽然累,但不是为了自己累,为了大家累点,这种辛苦是值得的。”
  刘庆民的事迹被报道后,得到社会的关注,有关他的报道也有厚厚的一沓,一些专家还主动联系他,进行技术上的帮扶,这些都让刘庆民十分感激、感动。“我能看的尽力看,看不了的,陪着送医院看,绝对不能不管。只要干一天就不能辜负一天。”
  查出膀胱癌后,刘庆民的情绪曾一度十分沮丧,感觉自己的日子不多了。而媒体报道后,社会各界对他的关注和帮助,他又重新有了希望,让他更欣慰的是,儿子、儿媳也踏踏实实留在大山的卫生室。
  “现在儿子在背诵《汤头歌》《药性赋》等中医经典,我想增加些中药,在考虑改善村民的就诊环境。”刘庆民说,村里的山上有元胡、蒲公英等几十种中药材,他可以上山采药,都是用在村里的人们身上,这样还能减轻大家的看病花销负担。“干一天就一天不能失职,这条路我没走错,为大家累点值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