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妈降息,到底想干什么
2014年12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临近年底,银行揽储大战正酣。图为在青岛某银行,定期存款上浮到顶。 姜宁 摄
     揽储、惜贷,降息之后,银行还是踏着惯常的节奏走。央行降息,真正的意图何在?央行还会再次降息吗?中小微企业,你会等得连花儿也谢掉了吗?

  本报记者 姜宁

拯救房地产?
  在央行下调存贷款利率之初,几乎所有的专家学者都认为,央行此举是为了救市——拯救房地产行业。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12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均价为10589元/平方米,环比、同比再次双双下跌。100个城市中82个城市住宅价格同比下跌,下跌城市个数较上月增加4个。也就是说,超过八成城市房价已回调至一年前水平。
  价格下降也激发了市民买房的欲望,截至11月中旬,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高达4519亿元,平均楼面单价比去年同期大涨53.4%。从10月开始,除上述四城之外的所有城市均取消限购限贷政策,楼市交易迅速恢复,连跌价较狠的杭州市,都在今年10月创下2009年以来的交易最高纪录。
  但是毫无疑问,如今股市大涨,已经成功地将投资者的目光从楼市上吸引到了股市当中,“卖房炒股”的论调一日高过一日。
金融市场“新四万”亿效应
  但是很多人不禁要问,在现在这种经济新常态下,上市公司盈利预期没有变化,风险溢价在增加的情况下,A股为什么涨?凭什么涨?种种猜测皆有。
  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阴谋论。一些财经评论员认为,现在股市大涨,或许是因为美元走强,中国政府为了防热钱流走,避免重蹈200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东南亚国家的教训,才力推股市上行。
  一方面是央行降息,宣布进入降准通道,股市大涨,房地产开始过“暖冬”;一方面是经济环境并未回暖,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这明显的矛盾体,让很多人有些看不懂,央妈降息,到底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如果从降息前的种种数据来看,或许能得到一点启发。
  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数据来看,在央行降息后执行的第一个星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并没有如央行所要求的那样通过基准利率的引导而下行。比如,1个月以内各期限的短期拆借利率,开始两天是下落了一点,但后几天还是全部升高,甚至升到比央行降息前水平还要高,分别高出1.5个基点到10.4个基点不等。尤其是7天期限的上海利率,在降息后的5个工作日竟然是“五连升”,从降息前11月21日的3.2180%,持续上升至11月28日的3.3220%,累计升幅达10.4个基点。
  也就是说,这次央行突然降息的一个诱因,就是在降息前的一两天市场好像又出现了2013年“钱荒”的苗头,估计这是迫使央行突然降息的一个重要诱因。
  但货币市场果真存在“钱荒”吗?
  从央行的货币投放量来看,2014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5.74万亿元,同比多增6590亿元。截至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20.1万亿元,同比增长14.7%。按这个速度,全年的新增货币量很可能超过10万亿元。
  种种信息都能得出一个结论,最近的财政金融政策其实都是2008年4万亿救市的一个延续,只不过相比偏重于政府投资的旧4万亿来讲,此次金融新政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
揽储大战更激烈
  又到年关,从本月开始,各家银行都会上演残酷的揽储大战,年底揽储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银行有多少贷款发放,能获得多少利润。在很多银行,这样的指标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资和领导的升迁。
  在记者潜伏的一些资金掮客QQ群中,已经有一些银行内部人员开始寻找“金主”,通过贴息存款的方式来吸纳存款。
  “把钱放在账上1个月的时间,给千分之五的月利率。”一位自称是青岛市某城市商业银行一家支行负责人的资金“买主”告诉记者,越到靠近年末的时候,买存款的价格就越贵。
  据记者了解,现在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存贷比考核比例是75%,但是由于今年坏账增加,以及市面上的流动资金减少,很多银行的存贷比都已接近考核数值,其中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的存贷比甚至达到74%以上,少有银行存贷比在70%以下。
  “一旦超了存贷比,让央行发现后会减少我们明年的放贷数额,一旦放贷量降低了,银行的利润也会随之下降。”银行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这样一来,为了在来年有更多的资金放贷,很多银行不惜代价在年末存款冲量。
  在11月22日央行降息通知下发后,收益率原本要降低的各家银行理财产品突然出现了逆市升高的情况,包括河北银行、广发银行在内的一些商业银行都开始发售预期年化收益率在6%左右的理财产品,招商银行等也提高了部分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而在去年6月钱荒期间,各家国有商业银行甚至将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提高到了6.5%以上,中国建设银行甚至还发售了一款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3%的理财产品,这一切都预示着年末揽储大战的来临。
  “领导甚至告诉我们,如果一年能拉到1000万存款,都可以不来上班,在家领工资即可。”一位国有商业银行的柜员告诉记者,现在伴随着银行间揽储的压力越来越大,一些临时工或者合同制员工要转成正式编制,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有足够的存款资源。
房地产也在“惜贷”之列
  其实,不仅是中小微企业,从2014年开始,各家银行都开始注意削减房地产方面的资金扶持力度。
  “2014年,我们放贷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大概有6个,而去年有12个。”中国农业银行某地市级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各家银行都担心,一旦房地产行业出现崩盘情况后,贷款买房者会大量地停还房贷,造成银行大面积坏账产生。
  而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房贷部负责人则对记者透露,在今年下半年期间,行内下发了一份文件,非常隐晦地要求房贷业务人员降低房贷放款数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