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流浪者要“授之以渔”
2014年12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朱慧松       

  2日开始,济南市气温降至零下。据齐鲁晚报,济南市救助站加大主动救助的力度,凡接到线索都会前往事发地救助。但常苦于找不到救助人员或救助人员只要物资不进站。救助站工作人员表示,需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才能真正帮到流浪人员。   在大街小巷,不时能看到流浪者的身影。在冬季,由于缺衣少食,一些流浪者在寒风中蜷缩一团,冻得瑟瑟发抖。不禁让人揪心,他们能不能挺过寒冬?这时,有关部门安排人员上街巡查,救助流浪者,给予相应的帮扶,能确保流浪者吃得饱、穿得暖,顺利过冬。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很多流浪者因为种种原因不愿进救助站或返乡,即便得到了物质上的帮扶,还是会继续流浪。我们应反思,除了带有应急性质的救助,如何给流浪者更深层次的帮扶。
  流浪者之所以流落街头,有多种因素,有的是无家可归,有的是有家难归,有的身患精神疾病,有的有劳动能力,也曾有求职意愿,但屡屡碰壁,又遇到各种意外情况,最终“破罐子破摔”。而由于常年流浪,不少流浪者的心理上也往往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更难以融入社会。
  因情况复杂,所以帮扶流浪者不能只是救助站“一个人在战斗”,需要多个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来齐抓共管,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如工作人员要和流浪者交心谈心,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流落街头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帮扶。有关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关注流浪者方方面面的需求,给予他们在医疗等方面更多强有力的保障。
  对于那些有劳动能力的流浪者,在尊重其本人意愿的基础上,可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发动爱心企业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这样“授之以渔”,相信更多流浪者能够走出阴影融入社会,真正告别流浪生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