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常发烧,从小立志学医
学霸李朝晖是这样“炼成”的
2014年12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李飞          

  在历城二中4名化学奥赛摘金的学生中,17岁的李朝晖无疑是最耀眼的一个,81.7分的成绩成为山东省第1名,全国第11名,不仅获得了清华大学医学实验班(化学方向)的保送资格,还是本硕博连读。毕业可获得欧美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同时获得清华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教练刘红梅告诉记者,李朝晖获得的本硕博连读为3+2+3制,共计8年。其中,前3年在国内学习医学基础知识,中间两年去欧美国家学习,最后3年既可以选择在国外,也可以选择在国内研究学习。而正常情况下,仅仅医学专业本科就需要至少读5年,读完医学博士需要十几年。
  “我从小身体就不好,平均一个月发一次烧。”谈到为何选择医学专业,李朝晖说,发烧让自己感觉很痛苦,但又无能为力,因此他从小就希望获得一种对抗疾病的力量。后来,看到姥姥等身边的亲人因病去世,他的内心更加无奈。“家里人没有学医的,我觉得需要有一个学医的人来帮他们。”
  李朝晖告诉记者,初中升高中时,他就决定将来学医,并且要有北大或者清华的学习经历,因此他理性地选择了化学奥赛这条道路。“没有别的选择,正常高考想进入北大或者清华难度很大,而奥赛成为其中的一条捷径。”
  “李朝晖从入选奥赛班以来一直想从事医学事业,如今得偿所愿。”刘红梅说,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李朝晖也遇到过很多困难。高一升高二的那年暑假,正是奥赛训练的黄金时期,但李朝晖因为扁桃体手术耽误了三个月。回到学校后,原本在班里第一名的他,成绩一落千丈。“家长想让他退出化学奥赛学习,补文化课,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最终,李朝晖不仅文化课一点点地补了上来,奥赛课也没有落下。他笑言,成绩的取得部分归功于切除了扁桃体。切除前他逢考必烧,切除后从每个月发烧一次变成了半年发烧一次,体质也得到了增强。
  李朝晖说,因为入选了国家集训队,自己目前要做的就是好好准备,冲击各有4人组成的国家队一队和二队,代表国家出战国际奥赛。之后,好好学习英语,为出国深造做准备。“我打算毕业后选择临床,倾向于外科,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的折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