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出租”屡禁不止为哪般
2014年12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出租车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方便群众出行、扩大社会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出租市场上非法营运的“黑出租”,严重扰乱了出租车营运秩序,损坏了合法经营者和乘客的权益,影响了城市面貌。“黑出租”大多车质差,乘客的人身安全存在隐患,无证经营往往购买保险的险种不全,一旦发生车祸,乘客的理赔不能得到保障,给群众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黑出租”为何屡禁不止?是抓的不够紧?是罚的不够重?交通运输部门对“黑出租”一直保持高压态势,多次联合公安、综合执法等部门集中力量开展“黑出租”专项整治行动,净化出租市场环境,维护出租市场正常秩序。发布《关于严厉打击非法营运(“黑出租”)的通告》,打破常规工作时间,采取定期检查与突击行动相结合,在重点路段重点区域采取巡回检查和定点检查相结合,集中打击和长效打击相结合的方式,把打击“黑出租”作为出租管理的重要工作来抓。并且动员社会力量,有奖举报“黑出租”,呼吁市民保护自我权益,拒乘“黑出租”,在管理上不能说不严。按照相关法规制度,对“黑出租”的处罚幅度为五千到三万元,处罚额度也不能说不重。但是在执法部门的严厉打击下,“黑出租”为何依然存在?群众对此引发了热议。
  合法出租车运力不足、分布不均。出租汽车行业实行总量控制的政策,出租汽车市场没有饱和,特别是晚间运力不足;一些周边区域对出租汽车的供求脱节,由于这些地方公共交通欠发达,合法出租车在全市范围内分布不均衡,造成了局部出租汽车较少的局面,“黑出租”乘机而入。
  流动“黑出租”以价格优势截留乘客,而执法部门对其取证困难。城区内的“高仿黑出租”和悬挂出租标志的家庭轿车鱼目混珠,流动揽客,难以掌握“黑出租”非法营运行为的录音录像、照片、证言、票据材料等有效证据,取证难导致查处难。此外,合法出租经营门槛较高,费用较多;从事出租经营需经过政府和相关部门层层审批,把关严格,出租经营方式为公司化、集约化经营,车辆归出租公司所有,出租车司机向出租公司缴纳承租费用较高。而“黑出租”不需要办理出租汽车运营证,没有税费负担,与合法出租经营者相比有很强的价格优势,可获取更大利益,于是禁而不止。
  宏观调控,加强执法,建立长效机制,遏制“黑出租”的生存空间,净化出租客运市场环境,维护合法经营者和乘客权益,促进出租客运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才是治本之策。
         (裴珊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