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舌尖安全,把好绿色“关口”
章丘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2014年12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2月4日讯(记者 邢振宇 通讯员 厉晓伟 崔敏 张才) 近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2014年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名单,章丘市榜上有名,成功获批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在全国农交会上,章丘名优农产品夺人眼球,农业部长为大葱“点赞”,章丘通过加强标准化生产、做强品牌,激活了现代农业发展,让农产品走出去信心满满。目前,该市9个农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认证数量和质量走在全国前列;7个产品跻身“2013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居济南市榜首;“三品一标”农产品达200多个,章丘大葱品牌价值达29.03亿元。
  该市构建起了部门、镇街、村居、经营者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明确安全监管各自职责,充实基层监管队伍建设,实现了监管组织网络的全覆盖。同时,以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为突破口和总抓手,以基地农产品和认证产品为重点,积极开展农产品例行监测。今年以来,全市农产品农残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确保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零问题。
  以通过“双认证”的高标准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为载体,将主要农产品、种子、肥料纳入全方位监测范围,并在重点镇街、基地园区、农贸市场建设农残检测室43处,统一配备了电脑、速测仪、条码扫描器和监控等设备,强化检测专职人员教育培训,初步构筑起以市检测中心为龙头,重点镇(街道)检测室为骨干,基地园区、农贸市场检测室为基础的覆盖全市主要农产品监测网络体系。
  依托互联网平台,利用网络视频监控和查询系统,将分布在全市各镇(街道)标准化基地、市场检测室的样品检测数据实时上传汇总至章丘市农业局监管平台,通过统一包装标识和编码制度,记录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整个链条信息,实现农产品源头可追溯、过程可监控、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