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打扫公厕卫生3年
79岁杜逢义还是和事佬,17年来解决邻里纠纷16起
2014年12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获得表彰的杜逢义
   文/片 本报记者 梁越 通讯员 冉庆亮         
  退休,是人生的第二个春天。为不虚度时光,很多老年人外出旅游,发展各种爱好,而79岁的杜逢义退休后义务打扫公厕3年,还成立了老年门球队,带领老年人运动。此外,他还成为家属院的和事老,17年来解决邻里纠纷16起。
“蹲”厕所一“蹲”就是三年
  近日,记者来到济阳县河务局家属院,见到了79岁的退休老人杜逢义,走进其家中,墙上贴满了各种奖状,还挂有很多毛笔字。“这些毛笔字都是我自己写的,退休后闲来没事就找点事干。”杜逢义笑着说。 
  1997年杜逢义退休在家,“退休当天就在厕所遇到‘险情’。”杜逢义说,晚上9时许,自己摸黑进了家属院公厕,三步两步渐进,差点踩上“烂地瓜”。刚蹲下,屁股就贴上冰凉的“黑膏药”。自己“速决”后,回家找来灯泡安装后看到,便池外烂纸、尿液、小孩儿粪便、成人酒后污物到处都是。
  “当时我想这里130多户、500多口人,上厕所肯定不方便。”杜逢义说,自己退休在家也没事不如义务打扫。第二天一早,自己找来扫把、拖把、铁锨将污物清理完毕,又用水清扫了一遍。5小时后才将男女厕所都清理完。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连续3年杜逢义三天两头天不明就“蹲”厕所,受到邻居的热情赞扬。“如果不是杜大爷经常清扫,厕所也没法进。”王女士称,直到第四个年头,家属院成立了物业公司,并安排专人清洁厕所,杜逢义这才恋恋不舍离开了“岗位”。
17年解决大小纠纷16起
  “生活就像一团麻,总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杜逢义退休后又任职社区的调解员,17年来跑断了腿,磨破了嘴,操碎了心,共成功调处各种纠纷16起,维护了一方安定。 
  杜逢义回忆称,2002年有对中年夫妇为家庭琐事打得不可开交,还想办理离婚手续。“当时我得知后,想离婚可不是小事,得马上劝阻。”随后,自己和妻子分别与闹矛盾的夫妇谈心,并分析离婚的后果不仅伤及两人,还包括孩子和双方老人。经过几小时的劝解,两人才原谅对方,终使这桩欲碎婚姻重归于好。 
  “还有一件事印象特别深刻。”杜逢义说,2005年5月的一天,院里有位老人去世,自己前去料理。在商量有关参加葬礼人员事宜时,得知因死者同在农村老家的弟弟有矛盾一直不来往,死者家属不要其参加。杜逢义则以“弟兄不和外人欺”、“是灰热起土”、“家和万事兴”劝两家不如借此机会言和,对谁都有好处。终于,在他的劝说下,死者弟弟一家参加了葬礼。如今,两家呈现出一片融融的“鱼水情”。 
  “像以上两种事情杜大爷解决很多起了。”邻居赵女士称,每当院里父子、夫妻、兄弟闹矛盾解决不了时,都会想起杜逢义。“他是我们的救星,什么事都能帮忙解决。” 
  由于杜逢义舍小家为大家,先后获得“济南市十名老年志愿者”、“济阳局五好老干部”、“五好楼长”等称号。
手把手教门球,丰富老年人退休生活
  据悉,杜逢义在退休前经常与退休老干部打交道,一次偶然的机会大家提议建立门球队,既锻炼身体又能避免退休生活过于无聊。随后,杜逢义多次向领导反映该事,几经周折后,领导最终同意创建老年门球队。 
  1997年杜逢义退休后,开始忙活建设门球场地。“一开始不懂,后来查看各种书籍,特别注重细节。”杜逢义同球队队员李先生称,经过三次整修,门球场地最终建设完毕,当时该球队队员共有12人,杜逢义担任队长。
  在门球技术方面,担任队长的杜逢义严格要求自己,走出去学习取经,不久便掌握了“冠军技艺”,还获得二级裁判证书。“其他队员技术不到家时,我就一点一点教给他们,慢慢他们的技术也非常了得。”杜逢义说。
  17年过去了,老年门球队得到了壮大,从最初的12人增至如今的26人。十几年来,球队还参加省市县的门球比赛数十次,大多都获得冠亚季军。通过参加打门球活动,老人们健康状况大有提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