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盼到暖气啦
供热工程正在施工,十亩园社区8栋楼将实现集中供暖
2014年12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供热工程正在紧张推进中。本报记者 许建立 摄
     记者获悉,十亩园社区西边8栋楼的集中供暖事宜正在积极推进中,热力公司正在施工安装。这8栋楼分别是,后场街3号、十亩园社区居委会、十亩园街42号(2栋楼)、东青龙街14号楼、东青龙街10号、东青龙街8号、东青龙街210号。此次集中供暖将惠及410户居民。
本报记者 许建立
盼集中供暖十多年了 希望今冬“不再遭罪”
  11月3日,十亩园社区居委会主任何建梅高兴地说,社区8栋楼的居民均同意安装集中供暖了,按照规定只要达到90%就行,有好几栋楼100%的居民都同意安装集中供暖了。
  据了解,十亩园小区是开放式老小区,这8栋楼大都是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楼房,由于没有集中供暖,每到冬天,绝大多数居民一直使用传统大炉子、土暖气和蜂窝煤来取暖。多年来,实现集中供暖一直是居民梦寐以求的事情。
  “在十亩园住了十多年了,终于要集中供暖了,可算是盼到了。”家住东青龙街8号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以前还没进冬天,就得买蜂窝煤,储备足了心里才有底,楼道里家家户户都要买煤块或者蜂窝煤,占了大半楼道,最关键的是自己供暖,供热效率低,远远不如集中供暖热乎。 
热源解决了 四百多户居民受益
  十亩园社区的供暖问题,还让旁边的护城河公园“饱受其苦”。十亩园西侧便是护城河公园,从社区到黑虎泉、解放阁也就十分钟的路程。但是,冬季来临,由于烧煤供暖所排放的烟气,让在护城河边游玩的人们也能闻到。有居民反映,有时候,冬天站在解放阁上,往东边看就会看到雾茫茫一片烟雾。
  居民多年来一直盼望加入集中供暖,可是由于开放式小区没有热源、供暖设计问题较多,迟迟没有实现。2013年,解放路街道办事处就十亩园小区集中供暖问题征求广大居民意见,积极协调市政、供热公司等相关部门,加快供暖工程建设步伐。2013年12月10日十亩园小区7栋楼472户居民实现了集中供暖。
  2013年,济南热力已通过改造其直管的历下法院站,将供热能力由原来的5万平方米扩容1倍。目前,为使小区西边8栋楼享受集中供暖,济南热力又回收了位于高速公路管理局宿舍内的自管站,让410户居民得以集中供暖。
  热力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亩园小区自管站改造已基本完成。济南热力负责人曾表示,十亩园小区这8栋楼今年供暖应该没问题,但由于施工时间紧张,他们将尽量保证今冬完工。

青后小区集中供暖为啥这么难 换热站挡了 集中供暖的路
  关于青后小区的集中供暖问题,记者采访了济南热力公司相关负责人,他们告诉记者,青后小区位于山大南路西延长线南北两侧,属于济南市建设较早、规模较大的开放式小区,当年建设时没规划集中供热配套设施,山大南路北侧为青后一区,小区内有两所换热站,山大南路南侧为青后小区二、三、四、五区,小区内有四所换热站,均已满负荷运行,因换热站站房限制不具备扩容条件,需在小区内提供站址建设新换热站后,小区内未供热楼房较多,用热需求较为零散,下一步我们将与居委会联合,选择新站址建站,双方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分期分批解决。
  关于老旧小区为什么集中供暖这么难,水压、换热站等因素都是“拦路虎”。由于热源厂一次管网输送的高温水和蒸汽压力很高,不能直接送到居民家里,因此需要在小区里面建设换热站,把高温水和高温蒸汽转变成七八十摄氏度的水再供到居民家里,承担的功能和变压器相似。
  由于换热站占地大概需要100个平方,而且在运行中也会产生一定噪音,因此换热站的选址十分重要。据济南一供热工程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小区都会预留换热站的位置,即使不预留,也可以利用地下停车场等来选址建设换热站。不过,老小区要加入集中供暖,换热站选址普遍是难题。
  老旧小区的居民都想加入供暖,但老小区多建设于二三十年前,当时还没有集中供暖的需求,小区本身并没有为换热站预留位置。在本来就不多的合理选址中,有的又离部分居民家太近,引起居民反对,大家都想供暖,但换热站放在谁家附近也不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