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城市公众服务联盟成立
44家单位结服务联盟,居民有事您说话
2014年12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成立大会上,甸柳新村街道办事处副书记高媛讲话。 本报记者 王鸿光摄
     本报讯(记者 崔岩) 11月28日,与济南共成长——济南城市公众服务联盟成立大会在山东新闻大厦举行,济南市各窗口服务单位、各区县及重点街道负责人等出席会议。济南城市公众服务联盟以推动城市和谐发展为理念,关注民生、关注基层,旨在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升各民生服务窗口的作风效能。
  济南城市公众服务联盟由齐鲁晚报发起,联盟的成立得到了济南各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教育局、济南市公安局、济南市民政局等44家单位参加揭牌仪式并成为首批联盟成员。联盟成员承诺,将加强沟通和协调,定期为居民解难题、送服务。
  秉承着“服务地方、贴近民生”理念,齐鲁晚报扎根济南,从去年起至今,齐鲁晚报在济南已经先后创办了5张区县版,5张社区报,真正实现了走进基层服务百姓,用新闻实践阐释“走转改”的新闻理念。
  从2010年3月发车至今,齐鲁晚报“张刚大篷车”走街串巷,深入基层,融入百姓,公益服务已走过近400站。今年9月20日,齐鲁晚报名士豪庭社区服务中心启用,这是齐鲁晚报在山东设立的首个社区服务中心,作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有益探索,齐鲁晚报与相关街办、居委会一起,为社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服务。
  今年3月,齐鲁晚报《今日济南》推行大型服务栏目“有事您说”,栏目以推动城市和谐发展为理念,关注民生、关注基层,先后刊登了一大批反映民生、接地气的稿件。多篇稿件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
  从区县版到社区报,从张刚大篷车到有事您说,从单纯一张报纸到全媒体矩阵,从最初的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再到现在的联合职能部门共同服务,齐鲁晚报在济南地区实现了新的提升,构筑起了强力舆论场,在弘扬主流价值观、引领正确社会舆论上正在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得以迅速提升。
甸柳新村街道办事处副书记高媛: “菜单式”服务,效果好作用大
  本报记者 崔岩      

  在济南城市公众服务联盟成立大会上,甸柳新村街道办事处副书记高媛说,借城市公众服务联盟成立,今后,将打造社区服务专业团队,逐步实现社区工作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
  “城市公众服务联盟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居民架起了一座桥梁。”高媛介绍说。今年,甸柳新村街办投入1000余万元对辖区环境进行提升,规范3处便民市场,对辖区210家“八小”场所和23家烧烤店进行了全面整治。以“就业e站”打造“半小时公共就业服务圈”,全方位拓宽就业渠道;新建燕柳老年公寓,为老年人提供职业护理,共为辖区106位老年人提供家政及护理服务,服务时长长达64973.5小时。
  “集中供暖,事关居民利益,经过努力,今年街道将新增供暖1000余户,供暖率达到了99%。”高媛说,为改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通过扩建和置换,目前辖区八个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面积全部达到了300平方米。除此之外,街道还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动态掌握辖区困难家庭信息,实行分类分档救助。
  2014年8月15日,齐鲁晚报《甸柳社区报》正式与居民见面。高媛表示,这份社区报聚焦居民热点,关注社区点滴事,广宣政策信息,用社区自身的记者报道社区身边事,为甸柳辖区居民奉上了一份能够交流互动、接地气的文化精品宴。
  “对这次联盟单位公布的服务清单,(我们)非常满意,可以说为我们提供了‘菜单式’服务,效率高作用大。”高媛说。今后,将把服务居民作为工作宗旨,整合各方面力量,努力营造环境整洁优美、生活方便舒适、居民和睦相处、治安秩序井然、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社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