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公布,济宁4个项目入选
“孟母教子”上榜非遗名录
2014年12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孟氏后裔和“书童”合影留念。(资料图)  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本报济宁12月4日讯(记者 汪泷 通讯员 樊云松) 4日,记者从济宁市非遗保护中心获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正式公布。济宁有4项非遗项目入选名录及扩展项目名录。 
  在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邹城市的《孟母教子传说》入选民间文学类;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中,金乡县的山东落子入选曲艺类,曲阜市的琉璃烧制技艺入选传统技艺类,任城区的二仙膏制作技艺入选传统医药类。 
  此次入选民间文学类的邹城市的《孟母教子传说》,相较于此前已经入选的《梁祝》、《鲁班传说》等,是济宁市该类别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发掘、保护、开发最好的。邹城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李平介绍,邹城市从2007年开始举办中华母亲文化节,而且城区依托“两孟”也设立了许多与“母教”有关的展示。
  在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后,邹城市也将进一步推广、普及《孟母教子传说》,李平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初步设想在今后的母亲文化节中,加入“母教”文化论坛。“同时,下一步我们还打算编排一部精品剧目,以更好的宣传‘母教’文化。”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济宁市国家级非遗项目已达到了17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