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建立民间融资非现场监管系统,16家单位已使用
为民间融资加道“安全阀”
2014年12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邹城12月4日讯 (记者 黄广华 通讯员 张长青 胡恩姣) “这个系统最大的好处是具有资料库功能,能给我们提供借贷客户和投资人的档案,解决以往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日前,邹城市中海信达非融性担保有限公司李小龙告诉记者,使用民间融资非现场监管系统一个多月来,觉得民间征信子系统最为亮点,可以查看借款人和贷款人的有效信息,降低借贷风险。
  民间融资是游离于国家正规金融机构之外的、以资金筹借为主的融资活动,借贷手续灵活、简便,利率收益高,流动性强,备受急需资金者的青睐。“但同时也存在手续不健全、程序不规范,非法违规集资,投资人易上当等现象。”邹城市金融办公室副主任岳德仲表示,该行业不可预测、难以规避的风险很高,圈钱跑路现象时有发生,但依旧有不少人抵不住高息诱惑,参与进来。
  为保障民间融资规范运行,邹城市金融办建起民间融资非现场监管系统。“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平台和监管工作平台两部分组成,具有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监测预警等功能。”岳德仲在电脑前演示,根据使用授权不同,“数据采集平台”的基本信息和日常业务信息录入由各个公司完成。“监管工作平台”则负责分析和预警,包括信息发布、利率指数、余额趋势等板块,借贷信息的汇总能让金融办了解行业运行状态,及时捕捉风险迅速止损。记者看到,系统会自动弹出表格,分别提示系统内有记录的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融资公司、非融性担保公司、融资担保公司7天内应收款项和逾期款项。系统还会设定某些指标,如单一客户借款额不能超过公司注册资本金的10%,一旦系统分析识别,便会预警。
  民间融资非现场监管系统不仅实现由“事后监管”向“提前预警”、“粗放式检查”向“精细化监管”的转变,而且提升了民间融资监管效能。目前,邹城市投资担保行业协会的16家会员单位均已使用该系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