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年”改变了日照模样
日照多方面入手开展环境生态恢复建设效果初显
2014年12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东港区石材生产设备拆除现场。 通讯员 孙勇强 摄
   本报记者 刘伟 通讯员 孙勇强 姜怀亮 徐瑞泽 张倩   
  今年2月底,日照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在全市开展“生态建设年”活动的工作方案》的通知,从七个大方面,全面阐述了“生态建设年”的理念,这个理念也第一次与日照市民见面。一年马上就要过去了,12月初,记者从日照市环保局等部门了解到了“生态建设年”的相关进展情况,也是从这七个方面入手,帮助日照市民了解“生态建设年”所取得的效果。
一、实施环保治理工程
  ①水污染防治
  目标:实施饮用水源保护工程,重新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加强河道治理,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完成岚山城市污水处理厂等污水处理厂建设等。
  措施及效果:日照在2014年实行了“河长制”;启动了市二污扩建、开发区绿源废水处理中心二期及新建厦门路中水站工程;完成养殖户养殖设施拆迁、取缔。
  启动了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划定和规划修编工作。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环境集中整治。东港区南湖、陈疃镇和五莲县园外石材业户全部关停。五莲县石材工业园入园企业151家推广塔式沉淀泥水分离设备;园外石材加工已腾空221户、清场46户、腾空复垦57户、清场复垦1户。莒县启动了城区河道疏浚清淤工程,淤泥河人工湿地建成投运。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崮河人工湿地开工建设。山海天完成两城河清淤,启动了金银河、小北河综合治理。岚山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已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和方案论证,莒县城北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设备已安装完成,五莲县第三污水处理厂已完成主体建设,日照国际海洋城污水处理厂已经开工建设。
②大气污染防治
  目标:深入实施十项环保治理工程,统筹推进石臼港区、岚山港区粉尘防治工作,加快市区集中供热设施建设,淘汰分散燃煤小锅炉,实施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程,实施油气回收治理工程,做好建筑工地扬尘治理。
  措施及效果:在日照港周边建成2座粉尘自动监测站,清理规范了各类堆场60余家。开展了建筑渣土集中治理,市区工地出入口硬化率达100%,自动冲洗设施安装率达90%以上。
  截止11月28日,全市共淘汰“黄标车”13787台。日照市环保局组织改造完成142座加油站的油气回收治理。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对城区餐饮企业油烟和露天烧烤进行规范治理。截止到今年11月份,日照“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达到221天,较去年同期增加15天;空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四项污染物指标分别比去年同期改善11.8%、5.4%、6.9%和6.5%。
③矿山综合整治
  目标:全面停止在禁采区内新设矿业权,关闭破坏环境严重、浪费资源、技术落后的小矿山企业。推广使用轮锯切割开采新技术。强化矿区土地修复、复垦。实施矿山复绿行动。
  措施及效果:整合采矿企业,全面停止在禁采区内新设矿业权。东港区编制了《矿山复绿行动实施方案》;莒县对全县213家石材加工项目依法规范整顿;浮来山矿山复绿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龙山任家口片区矿山复绿项目进行采坑回填工作;浮来山采石坑矿坑复绿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已收缴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1225.84万元。五莲县废弃矿山治理工程争取的省1500万元资金已到位,已关停高泽镇昆山区域内5处破坏环境采矿点。实施矿山复绿行动,可视范围内5处废弃矿山进行了恢复施工,3处山体治理项目已启动招投标。
二、实施生态产业发展工程
  ①发展环保低碳经济
  目标:出台扶持节能环保工业发展的意见。加强低耗能、低污染、高附加值产业的培育引进;加大节能环保投入。组织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作。
  措施及效果:上半年,日照六大高耗能行业用电下降18%,节能环保产业实现产值157.13亿元、利税12.7亿元、利润8.6亿元;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量389.3万吨,固废利用率达到85%。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列为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日钢海水淡化项目可研编制已委托山东省工程咨询院,全市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45.3兆瓦。
②提升生态农业水平
  目标: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质量认证。推广以沼液沼渣为纽带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措施及效果:全市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示范县项目争取省级资金800万元;莒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项目组织实施。认证绿色食品3个,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33个。全市已发展特色高效农业5.1万亩。完成小型沼气工程20处,沼气服务网点25个。
三、实施生态绿化工程
  ①推进“四绿”工程
  目标:积极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加强平原绿化;加强四旁植树、镇村绿化;加强水系绿化;加强路网绿化。加快建设城乡结合部、产业园区隔离绿带、生态廊道网络状生态屏障体系。
  措施及效果:推进“四绿”工程。积极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加强荒山绿化、水系绿化、路网绿化、村镇绿化,深入实施“三年消灭荒山行动计划”,全市春季共完成造林10.9万亩,完成森林抚育8.1万亩。
②提升生态农业水平 
 目标:施城市林荫道路、林荫公园、林荫庭院小区、林荫停车场“林荫工程”。对市区北京路等28条主要道路、海天绿地等37处公园绿地、博物馆等28处停车场实施林荫工程,年内整治裸露土地220万平方米。
  措施及效果:实施城市林荫道路、林荫公园、林荫庭院小区、林荫停车场“林荫工程”,市区完成74处林荫工程,园林养护范围内裸露土地40余万平方米,市区新增绿化面积80万平方米。
  城市林荫工程和裸露土地绿化工作已基本完成。服务网点25个。
四、中心城区环境提升工程
  ①调整石臼港区规划
  目标:快港口总体规划调整和实施。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优化港区布局,逐步实现铁路货运“南进南出”、货物吞吐“北集南散”。
  措施及效果:石臼港区南区焦炭码头工程,建设1个5万吨级、1个7万吨级泊位,安装门机6台,堆场硬化约15万平米,回填形成陆域共约20万平米,设计年通过能力730万吨。
  石臼港区南区1#-6#通用泊位工程,建设1个3000吨级、1个1万吨级、2个2万吨级、2个5万吨级泊位,泊位工程施工完成,港池加深完成80%。石臼港区计划新建、改建铁路正线12公里,满足晋中南铁路通道万吨大列进港条件。路基完成50%,挡墙完成70%,铺轨累计完成约7千米,南联线陆域完成8万方。
②城区环境综合整治
  目标:提高城市道路保洁机械化清扫率,实施城市防汛工程,新建改建济南路、淄博路等公厕,建设垃圾处置视频监控,实施城区污水直排口整治工程,组织开展城区地下水专项整治行动等。
  措施及效果:市住建委对市区18条约70公里主要路段实行了一日两次洒水。完成了清运马家庄等17条暗(明)渠内垃圾、淤泥。完成了8处公厕的选址设计,每天对75公里排水渠、80多座截流堰、13000余座检查井、13500余座雨水井及200多个河道两侧排水口实行了全天候无缝隙巡查。
  完成了营子河污水管道敷设,对五莲路、兖州路等9处交通信号灯进行改造。
③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
  目标: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和大中运量交通,启动智能公交系统建设。加强城区绿道(自行车专用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措施及效果:新购置150辆新能源公交车辆已经全部到位,推进建设3处公交综合停车场,城西公交综合停车场拆迁清障进入收尾阶段。100处公交候车厅建设已完成投资审定,正在建设。
  LNG加气站建设正在调研论证。公共自行车项目建设正在做前期规划等工作。公交一小时免费优惠换乘公交卡换乘系统的升级程序已开发完成。
五、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程
  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目标:完成27个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城乡环卫一体化、设备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落实长效管理机制。
  措施及效果:27个农村新型社区已建成新型农村社区污水处理设施11个,在建11个,5个正处于选址启动阶段。11个省市级示范镇、中心镇驻地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6个,已开工建设5个。全市城市规划区以外的2797个村全部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设备全覆盖。
②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目标:开展种植污染整治,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年底前各区县至少建成1个有机肥厂。
  措施及效果:开展种植污染整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30万亩,发放施肥建议卡9.7万份,测土取样化验587个。组织供应缓控释肥料150吨,施用面积达3046亩。实施“八项清查”,共出动执法人员302人次,检查生产企业1家,检查经营单位188家,查获假劣农资200公斤。日照水库周边1公里内的243家畜禽养殖场(户)搬迁。巨峰水库水源地周边8个村的养殖场进行关停搬迁。莒县10家涉及饮用水源地的全部关停。五莲县已关停养殖场32家。山海天已关停养殖户58家。
③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目标:编制《日照市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确定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划分方案。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划分相关数据库。建立严饮用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制度。
  措施及效果:五莲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盘龙河项目区项目实施方案已通过省水利厅专家评审。莒县沂蒙山重点水土保持治理工程袁公河项目区实施方案已通过省厅批复,治理工作正在实施。莒县碁山镇秀珍河小流域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东港区南湖镇龙王沟小流域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实施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治理河道长度83.78公里,疏浚治理河道100公里。
六、生态文化培育工程
  ①生态文化宣传活动
  目标:探索设立生态文明城市日。开辟“生态建设年”活动专栏,将绿色、低碳、环保发展观念融入政府决策、企业生产、市民生活等方方面面。
  措施及效果:继续完善“日照文艺奖”评奖,加强生态文化创作研究引导。探索设立生态文明城市日,在主流媒体开设生态建设宣传专栏,生态建设年活动的宣传稿件总计1000余篇。
②建立生态文明教育
  目标:在中小学校组织开展生态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开发生态文明校本课程。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科普活动。
  措施及效果: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进学校、进课堂,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科普活动,举办青少年科普报告百校行、希望行活动,向230所高、中、小学发放了山东省数字科技馆安装光盘,形成全社会关心生态、热爱生态、保护生态的良好环境。
七、实施生态制度保障工程
  ①制定生态功管理办法
  目标:开展日照市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在2007年市政府发布的三个《通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规范。
  措施及效果:开展日照市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市水利局已委托市水文局修订完善日照市水功能区划,形成生态保护管理的长效机制。
②严格节能环保准入
  目标:实行新上项目与污染物减排工程相挂钩,严格限制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发展。推动改扩建项目采用先进清洁的生产工艺和高效的污染治理技术。
  措施及效果:共办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意见49件,其中出具节能登记备案意见38个。对列入国家低碳行动的26户用能单位和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检查。
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目标:矿产、森林、水利、农业、水源保护等领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设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建立资金来源和使用监管机制。
  措施及效果:对莒县、五莲县、东港区、岚山区、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和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空气质量同比变化情况进行考核。对空气质量同比改善的区(县),给予资金补偿;同比下降的区(县),由区(县)向市级补偿资金。
④建立联合执法机制
  目标:建立健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成立生态环保联合执法队伍。
  措施及效果:市中级法院开通涉及生态建设案件的“绿色诉讼通道”;市检察院强化对生态建设领域司法保护。
  市公安局开展联合执法,侦办环境领域犯罪案件6起,抓获犯罪嫌疑32人,逮捕9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