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放缓,股市走出“转型牛”
降息、政策宽松、改革提速、沪港通,成助推牛市逻辑
2014年12月06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12月的中国股市,注定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5日,沪深股市以逾1.07万亿元的惊人总量,再度改写全球股市单日成交纪录。
在资金面减压的背景下,蓝筹股“暴动”引领A股频频创出新高和天量。是什么力量在推升股市?疯牛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
非对称降息 “点燃”A股
5日,A股盘中现宽幅震荡,成交也骤然放大。截至收盘,两市分别成交6392亿元和4349亿元,以逾1.07万亿元的总量创下了全球股市的单日成交“之最”。
经历了长达数月的缓步上行之后,A股自11月下旬突然发力。沪深股指一路快跑,至12月5日分别收报2937.65点和10067.28点,短短两个交易周里累计涨幅分别高达18.13%和20.82%。
站在高点回眸,降息通道开启成为这一轮行情的“导火索”。
11月21日,央行突然宣布从22日起实施非对称降息,时间节点和贷款利率下降幅度均明显超出市场预期。此后,央行又先后通过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暂停正回购操作的方式,引导商业银行贷款基础利率下行并释放流动性。
华鑫证券投资总监仇彦英分析认为,有别于今年以来多次实施的定向宽松和政策微刺激,此次降息被市场解读为政府开始发力刺激经济增长。在对经济增长前景预期转向乐观的背景下,周期类股票快速反弹,尤其是直接受益的券商等权重板块集体走强,带动股指频创新高。与此同时,投资者入市意愿增强导致市场成交持续放大,并屡屡创出天量。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表示,尽管PMI等指标显示当前宏观经济依然偏弱,但近期出台的多项政策举措显示,决策层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决心十分坚决。
“在这一背景下,市场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将保持下降态势,从而对A股形成利好。”杨德龙说。
多领域改革 提供内生动力
新高和天量并非一蹴而就。从今年5月开始的罕见“月线七连阳”,为其进行了有效的铺垫。
在业界看来,2014年以来多领域深化改革持续推进,为A股持续上行提供了内生动力,也改善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从年初开始,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先后举行了七次会议,财税体制、户籍制度、司法体制、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媒体融合发展、土地流转、科技计划等领域重大改革举措相继出台,为A股持续营造着热点和主题。
资本市场本身的改革也在提速。5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被市场解读为政府对股市的高度关注和呵护,也成为本轮行情启动的原动力。
与此同时,沪港通开启内地资本市场开放新纪元,在拉动沪市低估值蓝筹股、抬升A股估值中枢的同时,也令投资者看好未来跨境双向投资进一步开放带来的机会。
从更长时间段观察,近年来政府大力提倡发展直接融资的政策基调,为本轮行情埋下了“伏笔”。
仇彦英分析认为,目前我国证券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导致经济负债率较高,特别是企业的间接融资比例和融资成本较高。近年来,管理层反复强调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并采取了诸多改革举措加以推动,这令投资者对于股市中长期发展前景的预期获得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向来被视为股市最重要驱动因素的基本面,并未能为这波行情提供支撑。今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3%,在前一季度基础上继续回落。对此,嘉合基金副总经理李宇龙表示,在化解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结构性矛盾的同时,深化改革正逐步提高其增长的可持续性。“伴随经济‘新常态’概念被广泛接受并成为投资者新的一致预期,经济趋势增长率下移对股市的负面边际影响正在衰减。”李宇龙说。
改革和转型推进熊牛转换
国泰君安分析师任泽平认为,采取分母驱动的“改革牛”“转型牛”逻辑框架,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国此轮熊牛转换的演进轨迹。这一轮大牛市的原因跟1996-2000年类似:利率下降、政策宽松、改革提速。
2014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锐意推动改革,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升。与此同时,二季度以来,三大资金黑洞中市场化程度高的房地产部门率先展开了长周期出清,并倒逼体制内两大领域的出清:重化工业去产能,地方债务收缩。随着无效融资需求收缩,无风险利率出现趋势性下沉,股市估值中枢抬升。房地产投资下滑倒逼政策宽松。资金从房地产和影子银行流入股市,股市摆脱存量博弈困境,迈向增量博弈新时代。
没有最好的分析框架,只有最适合的分析框架。经济转型期,“转型宏观”系统地回答了增速换挡期的经济形势、结构性衰退与成长、改革宏调取向、大牛市催化剂、资产配置策略等关键性问题。
任泽平说,2014年属于典型的“转型宏观”和“转型牛”。其它典型案例还有中国1996-1999年、2006—2007年,日本1975-1980年,中国台湾1986-1990年,韩国1999-2006年等。这些时间段均出现了经济增速下降但股市大幅走牛的“转型牛”情况,核心在分母驱动,而非分子驱动。“转型牛”的典型事实是:经济转型、结构巨变、出清加快、改革提速、货币政策放松、利率下降、金融拆弹。
牛熊切换,但仍是“结构性牛市”
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资金偏爱小盘股不同,本轮行情的热点在大盘蓝筹股之间频繁切换。除了直接受益市场活跃的券商板块持续走强外,银行、保险、能源、有色金属、建筑工程、煤炭等多个权重板块都曾出现在领涨位置。12月4日,“石化双雄”更罕见地双双涨停,带领沪深股指暴涨约4%。
截至5日,代表两市大盘蓝筹群体表现的沪深300指数收报3124.89点,两个交易周内累计上涨20.96%。
蓝筹股“暴动”,也让不少机构作出了牛熊切换的判断。星石投资总经理、首席策略师杨玲表示,一轮以低估值蓝筹股为主线的大行情正全面展开。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则高调预测中国股市将出现“超牛”行情。
不过,来自嘉合基金的观点认为,在宏观经济仍处于转型期的背景下,很难出现持续性的超级系统性机会。“一方面,企业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净资产回报率有下降的风险。另一方面,经济结构将由投资和出口主导转变为服务和需求主导,对传统产业冲击较大。”嘉合基金副总经理李宇龙说。
值得注意的是,与2007年那一波“超级牛市”中鸡犬升天的景象不同,本轮行情中满仓踏空并非个别现象。这或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结构性牛市”的判断。
事实上,所谓牛市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牛熊之间也缺乏鲜明的边界。偏低的估值需要修复,但过度的透支也终要回归。
2007年的狂涨暴跌,已经让盲目乐观者付出过惨痛的代价。希望类似的大喜大悲,不会在七年之后重演。
综合新华社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