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泰山
2014年12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山东青州人,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美术馆馆长,致公党中央画院副院长,中国画学会理事。2012年8月至今,任云南省普洱市副市长(挂职)。

  今年的春五月,与舒建新先生一起登泰山。站在山顶远眺,但见群山俯仰,云烟漫漶,树木华滋,巍然神秀。
  作为山东人,又是遐迩闻名的画家,却是平生第一次登泰山,舒建新有着朝拜一样的虔诚。一路上,他不时驻足,看山径蜿蜒,延伸向黑松林的深处;看刀劈斧凿一样的山岩间,白云无心出岫,枯槎的老树开放出灼灼的花簇。
  春日里的泰山,不断变幻着它的清新爽利或者深沉冷峻。那种朴拙野逸的自然气息,丝丝缕缕地被画家收纳起来。写生本上,看似粗服乱头的线条勾连,淡淡远山,绰绰烟树,依然历历胸间。
  登泰山,目的地当然是极顶,而一路下来,印在心中的却是后山的黑松林。或许,泰山要展现给我们粗犷雄强的另一面吧?是日,正赶上少有的大风天,走在后石坞时,从西南吹来的大风,持续不断地掀起松林的涛喧,那种阵势仿佛千军万马呼啸而过,又似万顷波涛激扬拍岸。而定神细看时,那些逸生在巨大的岩壁上、扎根于瘠薄坡石间的千年古松,临风不改遒劲之姿,飒然而有丈夫气度。这些古松,和它们背景里壁立千仞的山岳一起,昂然天际、苍茫无言。
  其实,天地有大美,何须众生赘言?我们需要的只是静静地听,听松风过壑,也穿过我们的身体,漾起久违的罡风。我们需要的只是静静地看,看群峰襟连,时空横亘,天地浑融而成磅礴浩瀚之大气象。
  这种气象化于笔墨,宣纸上的泰山就是立起来的。
  这样的泰山,比之我们眼里所见,于苍郁浑厚之中更添了许多温润可人的气息。
  这样的气息,想必舒建新先生是沛然心间的。他一路手追心摹,皴皴点点,眼前的景致悄悄洇入了水墨云烟。离开泰山后,景色风物又在心中不断融合发酵,一幅好的作品已然呼之欲出。至于宣纸上的笔走龙蛇,只不过是情感的水墨迹化了。
  按照舒建新先生的说法,他是带着“作业”来爬山的。我们的此次行旅之初,舒建新就有一个模糊中渐渐明晰的设想,他要画一幅不落窠臼的泰山,可以在画里走进走出、听得见大山呼吸的泰山。而且,他要把这幅巨制赠与新落成的大众传媒大厦,让大厦里出出入入的人们,仰泰山之巍巍,接天地之正气。
  创作一气呵成。从濡墨运笔到钤印完成,仅仅用了一周的时间,高350厘米,宽320厘米的《泰山论道图》,就酣畅淋漓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这幅画,挂在了新落成使用的大众传媒大厦贵宾室,画的是春日里的泰山上,高士们雅集论道的情形。也许是看惯了泰山题材绘画大山大水式的北派风格,乍一看眼前烟雨迷蒙、重峦叠嶂的景象,恍惚间以为是灵秀迷离的江南山水。不过,泰山就是泰山,那小斧劈皴的山石、渴笔焦墨写出的巨松,即使在云烟氤氲里也是一派雄奇伟岸的样子。山半腰里依稀可见的亭阁水榭,天梯一样蜿蜒的“十八盘”和朱红墙体的“南天门”,还是以符号性的笔墨语言强调了:画中的主体,的的确确是中华泰山。
  或许,这正是《泰山论道图》迥乎寻常之处。历代画家画泰山,往往画的是眼中的泰山,注重以山势的雄奇和笔墨的厚重渲染泰山自然之美。而舒建新画泰山,画的是胸中的泰山,强调以自由的笔墨和无羁的精神展现泰山文化之美。前者,突出泰山的威仪、浩瀚、博大、强健,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是敬畏的;后者,更多融入人的气息,以论道的形式强调文化的渊源和精神的无限,泰山,成为自然与人和谐相融的背景。
  无法不为这样的泰山诱惑。
  在舒建新的泰山里,我们看不到荆浩、关仝一派的大斧劈皴,北派山水一山独大的格局被群峰竞秀取代。他的山是浓的、苍润欲滴的,他的树是绿的,绿意盎然的。山峰与树林的中间是大片流溢的云,那些云随意无形,却似乎喝满了水分,变幻成浩渺无垠的江湖,托浮起岛屿一样的数刃山峰。而在画幅的下方,则是另外一番景象。遒劲的古松,以凌厉的阔笔写出,枝桠横披,针叶交互,有一种不可遏制的勃勃生机。就连松树后面空白的地方,也有一种不露声色的厚重之气。
  这样的泰山是安静的,安静得只有高士们论道的声音穿透画卷、仿佛耳边。
  山,是安妥人身心的地方,人,才是《泰山论道图》的中心。在画幅的中下段,画有神态各异的18个人物。有了人物,安安静静的大山顿时添了生气,添了一种人和自然彼此观照的脉脉温情。那些在泰山道中,或松下阔论,或水边低语,或抚琴弄弦的先贤是谁?是登临泰山的孔子?是运筹帷幄的孙子?是兼爱天下的墨子?或许,我们大可不必知道画家画的是谁,他们只是一种意象,一个符号,一种诠释,一种似有似无的存在。我们只需要随着画面,安安静静地,与画中人物一起痴痴游荡在大山里。因为,只有安静的心才能听见山水的吟唱,才能与广袤的时空融合。
  就如同辛弃疾所言:“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这种时刻,你,我,眼前都有一座自己的泰山。山林的呼吸就是我们的呼吸,白云的起伏就是我们的起伏。不知不觉间,我们和泰山一起,在天地间挺直起脊梁。
  感谢建新兄,为我们带来清新不俗的泰山之旅,带来一种妙不可言的心理体验。
  日子里,累了倦了,我们不妨一起走进舒建新的泰山,和画中的高士一起,悠游于山间,临水听风,论道悟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